志愿军贯彻毛主席“零敲牛皮糖”的战术后,取得了哪些战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0 07:36 2

摘要:1951年9月8日,从铁原、金化前线传来消息,志愿军各军对当面之敌均有出击,美军之突出部分,尽被攻占,全天共歼美军千余人,获得许多胜利。

1951年9月8日,从铁原、金化前线传来消息,志愿军各军对当面之敌均有出击,美军之突出部分,尽被攻占,全天共歼美军千余人,获得许多胜利。

作战处处长丁甘如把这战绩报告给彭德怀和陈赓等首长后,大家都很兴奋,这说明打小歼灭战和“零敲牛皮糖”的战术是可以奏效的,在朝鲜战场是可行的,从而证明是正确的。

这个战例对陈赓启发很大,让他进一步深化了对朝鲜战争的认识,以及对整个作战的构想。他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道:

“在目前情况下,我供给困难,进行大的战役,倒不如这样小打。虽然是小的歼灭战,但可积小胜为大胜,逐渐削弱敌人,打击其士气,造成进行大战役之基础。”

白天开会,晚上思考。根据朝鲜战场的形势,陈赓越来越感觉到,志愿军应该坚决贯彻毛泽东的指示,实行“零敲牛皮糖”的战法,同时加快技术军、兵种建设。

他接二连三地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从目前情形来看,朝鲜作战变成长期的持久战了。因此必须巩固现有阵地,构筑第二、第三防线;特别东西海岸,尤其是西海岸,对我威胁最大,应加宽平壤以东之公路,使其成为一级公路。

目前作战应该是小打,寻找敌之弱点或突出部,集中全力,彻底歼灭其一部,哪怕是一个排或一个连也好。连续小打,逐渐削弱其力量,降低其士气,造成大战役的基础。

但是在有利条件下,不应放松中等作战的机会。以前线8个军论,每军每月能歼灭他一个营,一个月就有8个营(或者更小一些也好)。如此者数,就可很大削弱它。然后再准备大战,对我一定有利。(9月9日)

目前,美我对比,算是旗鼓相当。敌在技术及装备上优于我,但是只有这点优势,其余优势(如兵力、士气、正义……)均在我方。

因此,决定了目前作战的长期性,但决不是十年八年的长期。因为技术装备,我方正在改进,不久就可逐渐弥补我的这一劣势。这是我的感觉。(9月10日)”

陈赓感到一周的会议对他颇有帮助。当他提出是否回第三兵团工作时,彭德怀不让他回去,坚持要他留在志司,他只好同意。

9月11日,有情报显示,“联合国军”有从镇南浦登陆的企图。陈赓感到,“敌若由西海岸登陆,当可威胁平壤及我之交通,但地区狭小,大兵力不易展开,并有我几个精锐部队在此,若能筑成几道坚固防线,敌是不易达到目的的”。

想到这里,陈赓赶紧找彭德怀商议对策。

他说:

“彭总,现在估计敌人有从西海岸登陆的企图,我们应该尽快发出防御命令,构筑坚固防线,严防敌人的登陆企图。

如果我们打得好,可迫使敌将侧翼登陆作战,其变为正面攻击。这样对我有利,可能使我找到作战机会给予严重打击。”

听了陈赓的意见,彭德怀给予高度赞赏和肯定,笑着说:

“你的意见非常好,加强阵地建设的思想,很及时,也很现实,对阵地防御阶段作战很有针对性,是正确的。

我想啊,请你尽快把你的构想,写出一个战术指示来,以联司的名义下发,启发部队改正一些缺点。”

“好!我马上写。”

彭德怀语重心长地说:“陈赓啊,你知道,我的压力很大啊!为什么要你留下来,就是想让你帮我分担分担,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都怀揣从军报国的梦想,都曾身经百战,都曾百炼成钢,陈赓深深理解此时此刻的彭德怀。

从彭德怀那里回来后,陈赓马上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思,写出了一个作战指示,要求各军要树立加强阵地建设的思想,重要阵地必须是隧道式的据点,特别是核心阵地,出击要周密组织火力,防御要搞好火力配置,特别要注注意消灭敌人的增援和迂回袭击。

彭德怀审阅后指示,立即下发到各部队执行。

谁知,彭德怀又找到陈赓,认为志愿军部队在战术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希望陈赓帮助起草一个指示,下发全军,使部队有所遵循。陈赓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个时候,志司为了方便指挥,特别是照顾东西两岸作战,决定将司令部搬到平壤以西的桧仓。

9月14日下午3时,在倾盆大雨之中,陈赓乘隙通过几个夜间敌机封锁区,未受到任何威胁,但美中不足的是“人似落汤之鸡”。

9月15日拂晓,抵达桧仓。陈赓在日记中对桧仓矿洞做了记录:

“此间为朝鲜五大金矿之一,有工人3000人。矿场市街及机器均未遭轰炸。据说,此矿在10年前为美国资本所经营,珍珠港事件后,被日本没收。其所以未轰炸者,因美帝对之有幻想。可笑。”

9月16日,刚刚在桧仓落脚,陈赓就立即根据彭德怀的意图,起草了一个对敌进行战术反击的5点指示,送到了彭德怀手中。

彭德怀很惊讶地接过文稿,仔细地阅读,发现这位湖南乡里起草的指示还夹带一些文言词汇,半文半白,读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陈赓起草的5点指示内容如下:

一、各级指挥员平日必须要研究地形和掌握敌之行动规律,将吾方部队随时随地所得之经验切实研究,定出自己部队在当前各种情况下的行动腹案,做到心中有数,庶不至临时仓促。

二、各部队反击必须坚持我军之一贯原则,打有准备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有充分的火力组织,射击计划,弹药供给办法,出击线路的选择和修筑,通信联络之不间断。

特别是反击时机之确定,不宜过早,亦不宜过迟,过迟则敌已立足站稳,过早则我准备不周,均有赖于指挥员之机动果断、平日之准备充分和训练之有素;准备工作必须派员检查,军师首长要亲自检查。

三、在反击时要防敌人反反击;我攻占敌人之地,敌人必反攻,似已成定律。因之,在反击时,必须准备预备队能适时出击,以及我炮火之对敌及时射击压制,预先要准备好优势之炮火猛烈突然覆盖,以配合我反击部队;要知道敌之出击为我杀伤之最佳时机,战绩殊佳,不可错过。

四、对我设防之坚固阵地,万不可随便放弃,不得已必须放弃时,必须炸毁之,决不能使敌人利用顽抗,或可作为敌人研究我方战术之材料。

五、各部队要掌握补充部队,随时可补充缺额,以利再战。

对陈赓这样指挥过千军万马、赫赫有名的战将,没有一点架子,谦虚低调地把自己当作一个小“章京”、小文秘的作风,彭德怀很是欣赏。

看完陈赓起草的5点指示,彭德怀禁不住拍桌叫好,高兴地说:

“陈赓啊!这5点指示,是贯彻毛主席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具体措施,对我军部队在第一线坚持持久作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正如毛主席说的,我军打胜仗的办法就出在这里头!我建议立即下发部队执行。”

志愿军五任司令员【第59期】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擅长撰写回忆录、家族传承史、企业发展史,如有需求咨询刘老师,欢迎交流。

来源:一平之声pYo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