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高被按在阶下,看着子婴手里的匕首,突然怪笑:“你凭什么擒我?”
5个改写命运的布局藏规律,普通人也能学的破局思维
前言
公元前207年,咸阳宫的血腥味还没散。
赵高被按在阶下,看着子婴手里的匕首,突然怪笑:“你凭什么擒我?”
子婴踩住他的手背,声音像结了冰:“你指鹿为马那天,我就开始算了。”
三天前,他装病骗赵高独自入宫,门后埋伏的宦官没给他反应的机会。
这个谋害公子扶苏,逼死秦二世胡亥的权臣,到死才懂——他算透了所有人的怕,却漏算了有人敢拼命。
史书里这些改写乾坤的谋算,看着是孤注一掷,其实早把人心、时机、软肋算成了定数。
韩信背水列阵,不是疯了;
谢安让敌人退一步,不是傻了;
司马懿装病两年,更不是真老了。
他们的险招里,藏着三层谁都能学的破局法子。
一、算透对手的“得意处”:越狂的人,越容易栽在自己的骄傲里
韩信背水一战:把士兵逼到绝境,是为了逼疯敌人
公元前204年,井陉口。
韩信站在岸边,看着身后约1.2万士兵,突然下令:“把船凿沉,锅砸了!”
士兵们炸了锅。
有个老兵哭丧脸:“将军,这是断了活路啊!”
韩信拔出剑,指着对岸赵军的营垒:“活路?陈余那老东西带了20万兵,不拼命,咱们连收尸的都没有!”
消息传到赵军大营,主帅陈余在城楼上笑得直拍栏杆。
他对身边人说:“韩信毛都没长齐!背水列阵是兵家大忌,这小子怕是活腻了。”
他当即下令:“全军出击,活捉韩信赏千金!”
可陈余没看到,韩信早在半夜派了2000人,揣着红旗摸到了赵军大营附近。
赵军倾巢而出,营里空得能跑马,那2000人立马冲进去,把赵军的旗帜全换成了汉军的红旗。
这边赵军打了半天,累得直喘,回头一看——自家营垒飘着汉军的旗!
不知是谁喊了句“营地被占了”,20万人瞬间成了没头的苍蝇,你踩我挤,哭爹喊娘。
韩信的士兵本来就没退路,见对方乱了,抡着刀就冲,把赵军砍得尸横遍野。
后来有人问韩信:“您就不怕士兵哗变?”
韩信抹了把脸上的血:
“陈余自恃兵多,肯定看不起我这‘绝户阵’,必然全军出动。我凿沉船,是让士兵知道‘退就是死’;
他倾巢而出,是让我有机会端他老窝。他的骄傲,就是我的胜算。”
【破局公式:逼对手骄傲=放大他的致命破绽】
谢安淝水退秦:让敌人退一步,其实是挖好了埋他的坑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站在寿阳城头,看着淝水对岸的东晋军队,捋着胡子笑:“我号称80万的大军,投鞭就能断流,还怕打不过谢安那老头?”
可他不知道,东晋军营里,宰相谢安正跟侄子谢玄下棋。
谢玄急得手都抖了:“叔叔,苻坚人太多了,要不咱们退守建康?”
谢安把棋子一落:“慌什么?传我话,让苻坚退一退,腾出地方,咱们过河跟他好好打一架。”
使者到了秦营,苻坚跟谋士们一合计:“退就退!等他们过到一半,咱们冲上去,把他们砍成饺子馅!”
他哪知道,自己的大军是各族凑的——鲜卑人、羌人早就憋着反他,根本不是一条心。
撤退的令旗一摇,秦军刚往后挪了半步,东晋降将朱序突然在阵后喊:“秦军败了!快跑啊!”
这一喊不要紧,本就人心惶惶的士兵们以为真败了,掉头就跑。
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咋了,也跟着跑,80万大军像被捅的马蜂窝,前军挤后军,骑兵踩步兵,盔甲、兵器扔得满地都是,哭喊声能传到十里外。
谢玄一看时机到了,挥剑下令:“冲!”
东晋军队像砍瓜切菜似的追杀,苻坚中了箭,骑着马疯跑,身边最后只剩十几个随从。
他一路逃一路叹:“我怎么就输了呢?”
而谢安在营里下完棋,慢悠悠地对人说:“孩子们打胜了。”
好像早就知道结果。
他算准了苻坚的贪——想占便宜半渡而击;
更算准了秦军的散——人心不齐,一退就乱。
给对手让的那一步,其实是把他往坑里推。
【破局公式:借对手的贪念,挖好让他自己跳的坑】
二、借势发力:自己不用使劲,让别人替你把事办了
赵匡胤黄袍加身:演一出“被逼无奈”的戏,皇位自己找上门
公元960年正月,开封城还没过完年,突然传来消息:“契丹人打过来了!”
大臣们慌作一团,宰相范质一拍桌子:“让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带兵去挡!”
赵匡胤领了兵,走到陈桥驿,天就黑了。
夜里,将士们聚在帐篷外吵吵:“当今皇帝才7岁,咱们打仗拼命,他懂个啥?不如拥立赵点检当皇帝!”
有个将军冲进赵匡胤的帐篷,把一件黄袍往他身上一披,“扑通”跪下:“请陛下登基!”
赵匡胤吓得跳起来:“你们这是谋反!我可不当!”
将士们全跪下了,有人喊:“陛下要是不答应,我们就死在您面前!”
其实哪有什么“契丹入侵”?
全是赵匡胤和赵普编的瞎话。
他们算准了将士们跟着赵匡胤打仗,图的是“开国功臣”的富贵;
算准了后周孤儿寡母,没人能镇住场子;
更算准了后周大臣对“幼主掌权”的不安——谁不想拥立一个能镇住场面的新君?
这出“被逼无奈”的戏,刚好让天下人觉得“他当皇帝是天意”。
回到开封,范质刚要骂他谋反,赵匡胤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也是没办法啊!将士们逼我,我能咋办?”
范质看着他身上的黄袍,再看看周围杀气腾腾的士兵,只好跪下喊“万岁”。
就这么着,赵匡胤没流一滴血,从将军变成了皇帝。
这谋算的厉害处,在于不用自己喊“我要当皇帝”,让别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逼”你当——既得了好处,又不用担骂名。
【破局公式:借他人的野心,圆自己的目标】
狄仁杰荐贤复唐:死之前埋好“种子”,让别人替他掀翻武周
公元700年,洛阳狄仁杰的府邸里,药味飘了满院。
这位71岁的老宰相躺在床上,气若游丝,武则天亲自来看他,握着他的手问:“你走了,谁能替你当宰相?”
狄仁杰喘着气,说了三个字:“张柬之。”
武则天有点犯嘀咕:“张柬之都70多了,太老了吧?”
狄仁杰摇摇头:“他老归老,有本事。您用他,肯定不后悔。”
其实他心里早算好了——张柬之是个硬骨头,一辈子盼着恢复李唐,让他当宰相,就等于给武周埋了颗雷。
这不是狄仁杰第一次“埋雷”。
之前武则天问他“太子人选”,他故意说:“陛下要是立侄子,将来太庙祭祖,哪有侄子祭姑姑的道理?不如立儿子,起码能配享太庙。”
几句话说得武则天动了心,后来真把流放的李显接回来当太子。
他还推荐了桓彦范、敬晖等一批大臣,这些人后来都是神龙政变的核心力量,跟他一样憋着恢复唐朝。
有人笑话他:“狄公推荐的人都快挤满朝堂了,就不怕陛下猜忌?”
狄仁杰笑了:“我一个人能做多少事?让他们接着干,才是长久之计。”
果然,狄仁杰死后五年,张柬之瞅准机会,带着桓彦范等人发动政变,逼着武则天退位,把皇位还给了李显,唐朝就这么恢复了。
可怜武则天到死都没明白,自己信任的老宰相,早就在她身边布好了局。
狄仁杰的聪明,在于他不跟武则天硬碰硬。
武则天掌权几十年,势力盘根错节,直接反对就是找死。
他借着“推荐人才”“议论太子”的由头,把自己的人安插进朝廷,等自己不在了,这些人自然会替他完成复唐大业。
这就像春天种庄稼,不用天天盯着,只要种子埋得对,到秋天自然有收成。
【破局公式:埋下“同路人”的种子,等时间结果】
三、熬到对手犯错:顶级谋算,不是拼聪明,是拼谁更能忍
司马懿装病赚曹爽:忍了两年,就等你离开洛阳的那一天
公元249年,洛阳城的城门刚打开,一个老头坐着轮椅,被人推进了皇宫。
守城的士兵见了,都偷偷笑:“看司马懿这病样,怕是活不过今年了。”
可他们不知道,这老头前一晚还在跟儿子司马昭磨刀:“曹爽今天带皇帝出城打猎,洛阳就是咱们的了。”
三年前,大将军曹爽把司马懿升为“太傅”,明着是升官,实则夺了他的兵权。
从那天起,司马懿就开始“生病”——咳嗽得直不起腰,手抖得端不住碗,见了曹爽的人,说话都漏风:“我快不行了……求你照顾好我儿司马师……”
曹爽派亲信李胜去探病,刚进门就看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丫鬟喂药,他嘴一歪,药全洒在脖子上。
李胜说:“我要去荆州任职了,特来辞行。”
司马懿迷迷糊糊地说:“哦?你要去并州啊?那里冷,多穿点衣服。”
李胜纠正:“是荆州。”
司马懿还是说:“哦,并州好,并州好。”
李胜回去跟曹爽一说,曹爽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司马懿这老东西,傻得连荆州和并州都分不清了,不足为惧!”
他彻底放了心,带着皇帝和亲信出城打猎,把洛阳城留给了“病秧子”司马懿。
可他刚出城门,司马懿就从轮椅上站起来,腰不酸了,手不抖了,下令:“占皇宫,闭城门!”
城里的老部下早就等着这一天,兵不血刃就控制了洛阳。
曹爽在城外听说了,吓得瘫在地上,最后只能投降,没多久就被司马懿砍了头。
司马懿装病两年,不是真老了,是在等曹爽犯错。
他算准了曹爽的蠢——骄傲、大意,觉得“一个老头翻不了天”;
更算准了人心——曹爽专权,大臣们早就不满,只要自己动手,肯定有人响应。
忍到对手露出破绽,再一击致命,这才是最狠的谋算。
【破局公式:忍到对手放松警惕,等于给他递刀子】
四、惊天谋算的底层逻辑:不是赌运气,是做“大概率”的事
这些看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布局,其实都藏着三个规律:
第一,先找对手的“命门”。
韩信算准陈余的骄傲,谢安算准苻坚的军心,就像打蛇打七寸,不用跟他拼力气,专戳他最疼的地方。
第二,学会借势。
赵匡胤借将士的野心,狄仁杰借张柬之等人的力,自己不用使劲,让别人推着你往前走。
就像顺水行船,借着力气走得更快。
第三,熬到对手犯错。
司马懿等了两年,子婴等了三年,不是不作为,是知道“对手迟早会犯错”,只要你比他能忍,就能等到机会。
就像下棋,新手总想着“吃子”,高手却在看“对方的将在哪,怎么能逼到死角”。
所谓“惊天”,不过是把别人没算到的细节,全变成了必然。
五、结语
公元前202年,垓下的夜里,楚军大营突然响起了楚歌。
项羽披衣走出帐外,听着四面的乡音,长叹一声:“汉军已经占了楚地吗?怎么这么多楚人?”
他不知道,这是张良算好的。
楚军多是江东子弟,乡音最能勾乡愁,打了多年仗,一听“回家”,谁还愿拼命?
后来项羽拔剑自刎,到死都觉得是“天要亡我”。
可张良在汉营里,早就把“楚歌”“军心”“地形”算成了一盘棋。
那些输了的人,总说“对方运气好”;
赢了的人,不过是把“运气”算成了“必然”。
职场被抢功、生活遇刁难时,你会像韩信一样硬刚,还是像司马懿一样先忍再等机会?
试过哪招更管用?
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毕竟,能看透人心的人,走到哪都不吃亏。
金句
惊天谋算从不是闭着眼赌,而是把对手的每处软肋、人心的每次动摇,都算成了自己的胜算。
参考文献
1. 《史记·淮阴侯列传》
2. 《晋书·谢安传》
3. 《宋史·太祖本纪》
4. 《旧唐书·狄仁杰传》
5. 《新唐书·张柬之传》
6. 《三国志·魏书·司马懿传》
7.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
8.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9. 《史记·项羽本纪》
来源:三湘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