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乐古村是首批以整村为单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3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现存象贤厅、滋树堂、序伦堂、承恩堂、嘉会堂以及金氏大宗祠等元、明、清历史建筑遗存126处,被誉为“露天古建博物院”。
春光明媚,科普情浓。3月22日,2025年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工作会议暨科普作家山区行兰溪站活动在位于杭金衢三市交汇中心的诸葛镇长乐古村举行。
长乐古村是首批以整村为单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3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现存象贤厅、滋树堂、序伦堂、承恩堂、嘉会堂以及金氏大宗祠等元、明、清历史建筑遗存126处,被誉为“露天古建博物院”。
古村始建于元,兴盛于明,是以金华北山四先生之一的宋末元初理学名家金履祥直系后裔为主聚居的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传统村落,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驻足屯兵的福地。
活动在村文化礼堂进行,协会党支部书记盛桂迪主持。近50名协会业务骨干、特邀嘉宾、兰溪市科协相关领导、镇村干部参加了活动。
长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庆丰致欢迎辞。金庆丰介绍,去年以来,在上级的重视下,长乐对古村文旅业态进行了升级,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深挖江南民俗瑰宝,创新推出四大全新业态,完美融合历史与现代打造“江南民俗文化第一村”,让古老村落焕发新活力。目前,青铜器馆、古灯馆、奇石馆、古钱币馆、民俗画馆、傩文化馆等8个特色乡村博物馆正式开放,洪晓兰艺术馆、盛林皮雕馆、拖拉机乐园、田园小火车、射击馆等项目同时开放,捏面人、糖画、竹编、孔明锁、根雕,傩戏、柔术、皮影戏、猴戏......18个非遗互动项目和20种民间传统演艺向游客开放并提供探索体验,还有多种民间手工美食小吃,应接不暇、应有尽有。希望各位科普作家协会的老师们在长乐期间能进一步了解村庄的历史、民俗、建筑文化,用你们手中的笔和相机描画出不一样的长乐。
会上,何建农、王基高、李俏红三位老师代表协会向长乐景区旅游书屋捐赠100本科普文化书籍,以丰富书屋馆藏,向游客和村民更好传播科学知识。这些书籍中,有近一半为协会会员原创或参与编写的作品。
现场,授予长乐景区为“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化交流基地”,重点展开民俗人文科普创作。
楼其华、陈林方两位书法家会员向长乐古村赠送书法作品。
协会常务副主席江胜忠代表五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协会2024年工作报告。
2024年,是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成立40周年,协会在市科协的领导下,全体会员秉持初心,积极作为,在科普宣传、文化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党支部组织下,协会全体会员加强政治学习,以党建引领会建,更好打造学习型社会组织。
浙中故事会品牌影响更大。坚持每月举办一场浙中故事会,全年共举办11场,邀请叶英盛、何福礼等多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上山文化研究第一人蒋乐平研究员等人,讲述金华道情、东阳竹编和上山文化等第一手亲历素材,通过讲述科普故事,传递科学精神,深受公众喜爱。
启动科普作家浙中山区行活动。先后赴浦江、磐安、义乌三地开展了3次山区科普行活动,通过农业科技科普讲座、十九大代表宣讲、 赠送科普书刊、慰问群众、城乡学校结对、文物单位考察、山区村庄共建、急救知识教学等近20项活动,将科学知识送到偏远地区,有效提升了山区群众的科学素养。
协会会员创作内容丰富。会员参与市科协委员风采系列采访,全年采访12位科协委员,将活跃在科技创新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的风采通过新媒体形式向公众进行展现。发行《科普作家文集(2014-2014)》。《科普浙中》公众号坚持每日出稿,全年推送400多篇科普文章,内容丰富,指导性强,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科普资源。科普文化交流网加强了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为会员提供了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
科普采风活动足迹遍及八婺。先后组织兰溪溶洞科普采风、义乌古村文化科普采风、永康岩画科普采风活动,加深了会员对地方科普资源的认识和了解。
总结并推广了义乌市科普创作和活动开展的发展经验,为协会今后的科普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组织院士赴地方考察。由协会出面,成功邀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赴金华义乌考察,并开展科学咖啡厅活动,为玄武岩的研发与金华纺织企业牵线搭桥,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科普爱好者的参与,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科普的认知和兴趣。
坚持传统文化活动传承。在义乌和金华市区两地同时开展“迎新年,送春联”活动,让这一传承了24年的科普文化公益活动受益更多市民,影响更广,更好体现金华科普人的社会责任。协会会员还利用进学校进乡村科技小院的机会,开展农技讲座,为群众送去了科学的祝福和温暖。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会员们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出刊《科学视点》专刊6期,其中多期得到地方领导重要批示,并在国家级新媒体等刊发,充分展示了会员的专业素养。
协会副主席王文辉代表理事会宣读协会对先进个人颁奖和成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文件。
根据协会年度先进考核办法和协会创作相关规定,授予孙爱钗、李建林、陈林方、徐俊武、楼其华5名同志为2024年度协会工作先进个人。
先进个人代表楼其华和青年会员代表周伟进行科普工作创意发言。
协会主席何建农重点对2025年协会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对明年协会换届工作进行谋划。
何建农表示,要对标典型找差距,我们的科普创作、科普教育、科普活动要多点开花,要在义乌协会风生水起的基础上带动和影响整个金华地区,要进一步放大格局视野、找准方位坐标、扛起使命担当。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推动科普工作由“量”到“质”的创新提升。
何建农认为,在新发展阶段,协会要有新思维、新定位、新考虑;要创新机制,编制协会未来发展规划,确立目标、定位、措施;要多渠道、多层次向社会各界展示协会与会员的风采,充分凝聚各方社会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为繁荣科普创作、助力创新发展夯实基础。要一如既往抓好队伍建设,抓好科普创作,稳妥有序发展社会各阶层会员,扩充壮大队伍,吸收部分中学生、大学生会员,不断提高会员素质和水平;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持续做好科学普及与社会经济等发展的智库,适应新时期科普创作的新要求;孕育出更多新生代科普作家,引导和影响更多人走上科普创作之路,创作出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作品。
何建农强调,科普作协要充分利用义乌国际化城市优势,积极探索与更多的国家(地区)科普机构、社团组织交流合作,让金华科普作协走向新空间、走向大世界。鼓励骨干会员依托“浙中家庭科学教育讲师团”,整合会员资源,激活全市中小学家委会潜力,运用AⅠ人工智能、短视频和线上线下融合等手段针对性的对学校家委会骨干和问题中小学生的家长进行授课培训,注重科学,讲究实效。
对于2026年即将迎来的换届工作,何建农建议,要按照“热爱、奉献、能力、资源”八字标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一定要把会办事,能办事,办实事的会员选进理事会。
兰溪市科协党组成员章明军代表兰溪市科协对广大科普作家来到兰溪采风创作表示欢迎,希望八婺各地的科普人能更多走进兰溪,深入基层,做好公众科普文化传播工作。兰溪市科协也希望与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能有更多机会的互动与工作联系,进一步做好地方科普工作。
金华市科协原主席楼余产出席活动并对协会工作进行指导。楼余产指出,科普工作要围绕社会热点、时代热点进行,不可墨守成规,要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科幻、动漫等领域发力,开展相关科普活动和科普创作。在公众科普形式上,要勇于创新,尤其是要注重短视频领域的科普创作,要在八婺大地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传播面广的科普短视频作品。要大力培育科普新人,让90后甚至是00后的有创意有冲劲乐于奉献的年轻人加入科普作协队伍,壮大金华科普作家群体的力量。
当天下午,在诸葛镇人大主席徐旭升和长乐村党支部副书记金涛的陪同下,部分会员参观了长乐景区的乡村博物馆,体验了部分非遗展示项目,对该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赞叹不已,并就乡村旅游业态丰富与提升,科普创作如何与民俗文化传播有机结合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来源:世界义乌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