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奥运热潮退去,日本攀岩行业陷入了大规模的“闭店潮”。对仍处在上升期的中国攀岩来说,无疑是一面镜子:如果不能把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用户,再快的扩张也可能转瞬即逝。
我是五加皮,早安攀岩联合创始人,希望和10000个岩馆创业者一起成长。
从今天开始,我会在这个公众号跟你分享开攀岩馆的一切,争取持续日更吧哈哈我要做特懂岩馆生意的创业者。也欢迎你加我好友,私信交流⬇️
当奥运热潮退去,日本攀岩行业陷入了大规模的“闭店潮”。对仍处在上升期的中国攀岩来说,无疑是一面镜子:如果不能把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用户,再快的扩张也可能转瞬即逝。
D.Bouldering海滨幕张店店长高泽和圣(Takazawa Tomomatsu),是这一行业起伏的见证者。从Gravity Research到Green Arrow,再到如今的D.Bouldering海滨幕张店,他在日本攀岩行业最热闹的十年里,几乎担任过所有角色。
9年的攀岩与岩馆工作经验,4年的店长经历,使他对岩馆的运营逻辑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日本的衰落并非偶然,而是“市场过度饱和、用户留存不足、儿童课程之外缺乏长期吸引力”的结果。
而这些,恰恰是中国攀岩行业将来也要面对,甚至正在忽视的问题。
(本次采访的契机颇为有趣,高泽先生因缘分来到中国,并在我们的岩馆进行定线交流。采访就在他定线的间隙完成。本次采访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攀岩爱好者小薛@岩壁上的mica(小红书324863391)的实时口译。她用扎实的语言能力与积极的态度,为跨语言交流提供了可靠的支持,特此致谢。)
第一部分:攀岩者 The Climber
♀️早安攀岩五加皮:请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高泽和圣:大家好,我是高泽和圣,Takazawa Tomomatsu。我是日本 D Bouldering 海滨幕张店的店长、攀岩9年了,目前抱石4段(V12-13)。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攀岩的?有什么契机?
♂️高泽和圣:我开始攀岩是在9年前,因为朋友在玩,我就跟着去了攀岩馆,这就是契机。我第一次去就沉迷了。当时看到岩馆里很多肌肉发达的人光着上半身在攀爬,觉得他们特别酷,就萌生了“我也想练好攀岩”的想法,从那之后就开始了。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攀岩9年,也差不多工作了9年,是否意味着您从一开始就将攀岩作为了自己的职业?
♂️高泽和圣:其实我的经历稍微有些不同。我是在第一次大学毕业后,当时没有特别想做的工作,因为喜欢攀岩,大概在第五次去攀爬之后,就开始在Gravity Research岩馆做兼职了。当时就想着,如果能从兼职一直做到正式工作就好了。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为了达到V12的水平,花了多长时间?做了哪些训练?
♂️高泽和圣:我攀岩的前8年,几乎都保持着每天攀岩的状态。平时每天会爬2到3小时,休息日的话,真的会一整天都在攀岩,不怎么和别人出去玩,就专注在攀岩上。累了的时候也会休息,但一周大概只休息1天。我觉得,要想爬得厉害,首先得保证攀岩的量,这是最重要的。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的抱石水平达到了四段(V12-13),高水平的攀爬能力,对于您之后的定线和岩馆管理工作,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高泽和圣:优势有很多。首先,在定线时,我能准确地把握线路的难度等级,尤其是难度较高的线路。另外,作为工作人员,我能给客人做指导,特别是能给高水平的客人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这样一来,这类高水平客人会更愿意来,客人的数量也会增加。
第二部分:定线员 The Route Setter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先后在Gravity Research, Green Arrow, D.Bouldering工作。这三家岩馆有没有各自独特的、标志性的定线风格?
♂️高泽和圣:其实各家岩馆定线的流程都差不多,我觉得没什么太大区别。要说不同,主要在于定完线之后,每家岩馆投入调整的程度会不一样。比如D.Bouldering的调整相对会多一些,而Green Arrow则不怎么做调整。
(五加皮: 调整具体是指什么?)
定线时主要是定线员一个人的想法。定完之后,大家一起提意见、讨论的时间,才算调整时间。每家岩馆投入多少时间让大家一起讨论,决定了岩馆的独特风格。有的岩馆看重线路的外观,有的会注重难度等级是否统一,还有的会考虑要为女性或小孩准备多少条合适的线路。
♀️早安攀岩五加皮:Gravity Research, Green Arrow, D.Bouldering 这三个品牌在市场定位和经营哲学上,有什么不同?
♂️高泽和圣:这三家都是连锁品牌,我觉得它们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没什么太大区别。因为想做全国连锁,肯定要面向所有人,所以像女性友好、开设儿童课程这些,大家都在做。要说区别,主要在内部的运营效率上,比如电脑办公的工作、工作时长这些会有不同。
♀️早安攀岩五加皮:在您看来,一条“好”的抱石线路,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高泽和圣:我觉得能让人有“新发现”的线路是好线路。攀岩时间久了之后,会慢慢觉得“这个动作我以前做过”,熟悉的动作会越来越多。但如果一条线路能让你产生“原来这个岩点是朝这个方向的”、“原来这里要这么抓”这种新的发现,就算是多年经验的攀岩者,看到也会觉得新鲜。另外,一条好线路不只是包含一个动作,而是能融入很多不同的动作,这也是优点。
♀️早安攀岩五加皮: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定线员,是强大的攀爬能力更重要,还是丰富的想象力更重要?或者其他能力?
♂️高泽和圣:这很难说,我觉得这两个都很重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除此之外,沟通能力也非常关键,不管是和其他定线员沟通,还是和来攀岩的客人沟通,都需要良好的沟通。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对想成为定线员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或者经验分享吗?
♂️高泽和圣:首先,攀岩的时候,不能只想着“爬得开心就好”,还要从“如果是我来设计这条线路会怎么做”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定线能力会提升。其次,要重视艺术性。很多攀岩的人容易只关注难度和强度,但线路要是看起来让人觉得开心也很重要,要像去美术馆看展览一样重视视觉效果。可以多看各种东西,比如除了攀岩之外的艺术作品,从中学习,应该会有帮助。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最喜欢使用哪些品牌的岩点?为什么?
♂️高泽和圣:我喜欢Kilter和Flathold这两个品牌。因为它们的岩点平衡感特别好,而且设计得像雕塑一样,每个岩点都做得很精细,不是简单的样式。另外,用这些岩点设计动作也很容易,能让人一眼就知道“用这个岩点可以做这样的动作”,这种设计感很好。
♀️早安攀岩五加皮:有什么挑选岩点的建议分享吗?
♂️高泽和圣:对于新开岩馆的老板,我的建议是,可以买一些GRP材质的大造型岩点,但不要买太多。因为大岩点虽然看起来很酷,但对初学者和小孩不友好,很难设计适合他们的线路。更重要的是多买一些基础的把手岩点,不要只买那种竞赛用的、难抓的岩点。不能只站在攀岩者的角度,还要考虑初学者和小孩的需求,这很重要。
第三部分:店长 The Manage
♀️早安攀岩五加皮:在日本,经营一家攀岩馆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吗?
♂️高泽和圣:现在日本正处于岩馆闭店潮。大概5年前东京奥运会之前特别火,但从那之后就慢慢开始减少了。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提到的“闭店潮”非常值得我们警惕。除了热潮退去和疫情,您认为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导致了岩馆经营困难?
♂️高泽和圣: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除了您说的两点,我认为还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市场过度饱和,在热潮期,岩馆开得太多太快,尤其是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竞争非常激烈,分流了客户。第二是成本持续上升,日本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一直不低,疫情后经营压力更大。第三是未能成功转化新用户,热潮带来了很多体验一次的客人,但岩馆没能提供足够的、持续的吸引力(比如进阶课程、社区活动),把他们变成长期会员,这是最致命的。
就算现在疫情过去了,之前的影响还在,很多岩馆还是没撑住。我觉得闭店潮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早安攀岩五加皮:D.Bouldering的收入结构中,是以门票收入为主,还是以培训课程、商品销售等其他收入为主?
♂️高泽和圣:我不方便具体说D.Bouldering的情况,但按日本大多数岩馆的平均情况来看,儿童课程的收入大概能占到总收入的6到7成,是主要部分。剩下的主要是入场费(门票),商品销售占比很少。而且日本的成人课程几乎没有收费的,很多岩馆都是只要客人来了就能免费参加。
日本的儿童课程体系非常成熟。通常是按年龄和水平混合分班,比如U8、U10、U12这样。教练配比有严格要求,一般是1名教练最多带5-6名孩子,确保能关注到每个人的安全。很多岩馆会设置专门的儿童区,墙体高度较低,垫子更厚,并使用色彩鲜艳、形状有趣的儿童专用岩点。安全上,除了教练的时刻监督,开课前对孩子的热身和安全规则讲解是必须的环节,这是标准流程。
♀️早安攀岩五加皮:在你们的岩馆,销售得最好的会员卡是月卡、年卡,还是次卡?为什么?
♂️高泽和圣:现在大概很少有岩馆做次卡了,月卡更多。因为次卡很多人会慢慢用,消化周期太长。岩馆方面更希望客人办月卡,能定期来,保证稳定的客流。我们岩馆的月卡大概是1万2000日元(约600元人民币),单次票是2200日元(约110元人民币)。
为了吸引客人办月卡,岩馆通常会提供很多附加值。比如,月卡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每周固定的技术教学课,购买商品时有折扣,或者可以优先报名参加岩馆的活动。更重要的是营造社区氛围,让客人觉得这里不只是一个运动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交朋友、放松的地方,这样他们才愿意持续续费。
(五加皮: 一家像D.Bouldering海滨幕张店这样规模的岩馆,通常需要配备多少名员工?)
我现在工作的岩馆面积很小,但有抱石区和12米高的先锋区。营业的时候,工作日大概1到2个人值班就够了,周末需要3个人左右。
♀️早安攀岩五加皮:日本的岩馆非常洁净,你们是如何做到让岩馆一直保持那么干净的?
♂️高泽和圣:主要靠两点:一是营业前会提前1小时打扫,用吸尘器吸地,然后再拖地,岩壁也会清洁。二是客人少或者没客人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会随时去整理打扫。
♀️早安攀岩五加皮:一家岩馆大概需要投入多少启动资金?通常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收回成本?
♂️高泽和圣:这要看岩馆规模和位置,差别很大。但现在很多人会选择接手要闭店的岩馆,这样会便宜一些,大概需要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左右。如果经营得好,1到2年应该能实现盈利。但要收回全部初期投入的成本,我觉得大概需要10年左右。如果是从零开始开新馆,成本会高很多。
♀️早安攀岩五加皮:在日本,要成功经营一家能盈利的攀岩馆,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高泽和圣:还是儿童课程。儿童的数量特别重要,因为只要儿童数量多,就能赚钱。所以,选址要选在儿童多的地方。宣传方面,与其说“我们有岩馆”,不如说“我们有儿童课程”,这样的宣传效果会更好。
♀️早安攀岩五加皮:如果有客人在岩馆受伤,责任是如何划分的?岩馆是否需要为客人强制购买保险?
♂️高泽和圣:客人第一次来店里的时候,我们会让他签一份免责协议。所以如果客人受伤了,主要是自己负责。岩馆不强制客人购买保险。
第四部分:其他
♀️早安攀岩五加皮:在日本,攀岩行业从业者的薪酬,与社会上其他服务行业相比,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高泽和圣:收入不高,比其他体育行业可能会更低一点。月薪大概在2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500元)左右,这是已经涨过一点的水平。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在职业生涯中选择从一家知名岩馆换到另一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在日本行业普遍吗?
♂️高泽和圣:我基本没主动辞过职。换工作多为公司调动或岩馆易主。我觉得这在日本攀岩行业里还算比较普遍,因为圈子不大,大家跳槽的频率相对较低,更倾向于在一家岩馆长期发展,对岩馆的归属感比较强。
♀️早安攀岩五加皮:对于那些准备在中国开设第一家攀岩馆的新老板们,您有什么最想分享的经营经验吗?
♂️高泽和圣:安全肯定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攀岩垫,垫子会慢慢老化,但在日本,大家都会说“不要在攀岩垫的初期成本上省钱”。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认为日本的攀岩发展有哪些经验是值得中国借鉴的?
♂️高泽和圣:我觉得还是要努力留住初学者,让他们能一直坚持攀岩,形成长期的攀岩文化。日本之前在2015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前后有过一个热潮,但很多人只是因为“热潮”才来,热潮一过,人就少了。如果能让当时被吸引来的人一直坚持下去,现在可能还会很火。
♀️早安攀岩五加皮:您第一次来中国,对中国的岩馆有什么印象?
♂️高泽和圣: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对这家岩馆(早安攀岩)的印象是,这里的线路和日本的风格不太一样,岩点的抓握感很好,手感不错。我以为中国客人更喜欢动态线路,所以这次定线时就尽量设计得偏动态一些。
来源:三少夜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