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空变换了人间,不曾忘你容颜”“勇敢去梦吧,拼一场去回敬时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知名青年歌手马嘉祺演唱的致敬英烈主题曲《写你》重磅上线。这首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腾讯音乐
“时空变换了人间,不曾忘你容颜”“勇敢去梦吧,拼一场去回敬时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知名青年歌手马嘉祺演唱的致敬英烈主题曲《写你》重磅上线。这首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联合出品的新歌,近日在腾讯音乐平台上线后,迅速收获百万网友收藏。
“看今天的阳光,多想有你在场”……当歌词随旋律轻落,歌曲以温柔而坚定的姿态,叩响了跨越八十年的历史回响,搭建起当代青年与抗战英烈的精神桥梁。对词曲团队而言,《写你》的创作过程也是一次精神洗礼。作词人欣声希望这首歌能让年轻人明白,抗战胜利80周年不是历史的终点,而是精神传承的起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战场’,现在的年轻人搞科研、守边疆、拼事业,都是在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篇章,需要的还是当年那份坚定信念与无畏勇气。”《写你》作曲之一李建衡也坦言,作为音乐人,能参与这样的创作是荣幸。“用音乐传递红色精神,是我们该做的事。哪怕作品还有不足,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听见英烈的故事。”
词曲锚定历史真实:让八十年前的“青春”可触可感
欣声在谈及歌词创作时,始终将历史细节作为核心支撑。“‘寒露浸透衣衫’‘家书未写归期’不是虚构的场景,而是从大量抗战时期的家书、日记里‘走’出来的。”他特别提到东北抗联战士冷云的绝笔信,语气中满是敬重。“那些泛黄纸页上的字句,藏着英烈的不舍与决绝——‘未写归期’从不是疏忽,而是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里装着比个人归途更重的家国。”在欣声看来,这样的具象化表达,本质是为了打破英雄的“距离感”。“我们想让听众知道,英烈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会因寒露刺骨而觉冷,会因未写完家书而留憾,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选择冲向硝烟。”
而歌词的这份细腻,最终指向代际共鸣:“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通过‘寒露’‘家书’这些可感知的意象,读懂那段岁月的艰难,珍惜今天的和平。”
李建衡的旋律创作,则与欣声的歌词理念高度契合。他坦言,家庭的红色熏陶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爷爷和爸爸都是退役军人,小时候常听他们说‘做事要准确、要快、要有责任感’,这些话刻在我骨子里,也让我对红色主题有特别的情感。”
接到《写你》创作邀约时,李建衡第一时间确定“轻快曲风”的方向,与传统红色歌曲的厚重激昂形成反差。“先烈牺牲时多是十几二十岁的青年,和马嘉祺现在的年纪相近,用他的声音代表‘现在的少年’,再加入童声象征‘未来’,就是想完成一场跨时空的对话。”他解释,这样的声音设计并非弱化历史重量,而是以“同龄人对话”的方式拉近距离。“让英烈的坚毅与当下的青春感在旋律中重叠,就像轻声诉说一段共同的记忆。”
旋律承载传承初心:以当下奋斗回应历史嘱托
“勇敢去梦吧,拼一场去回敬时光。”这句歌词是《写你》传递给当代青年的期许,也是词曲团队共同的创作初心。欣声将其解读为“跨越时空的回应”:“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昌盛,现在的年轻人,该以勇敢追梦、奋力拼搏的方式,回敬他们的牺牲。这不是负担,是精神的传递,是责任的接续。”
整首歌的情感脉络,也围绕“回顾-铭记-传承-奋进”清晰展开——A段用具象场景再现抗战历史,B段“时空变换了人间,不曾忘你容颜”承上启下,守住民族记忆;C段“勇敢去追吧”转向未来,直至A4段“看今天的阳光,多想有你在场”推向情感高潮,“既表达对先烈的怀念,也想告诉他们,今天的中国,如他们所愿”。
李建衡则将这份情感脉络,藏进了音乐设计的每一处细节。开篇仅用吉他伴奏,马嘉祺的独唱缓缓道来英烈故事,“这对应着历史初期的艰难,要轻一点,才能让听众静下心来感受”。
随后,成年伴唱、童声合唱逐步加入,旋律慢慢上扬,“这就像一代代人接力传承红色精神,也呼应着国家从艰难走向繁荣的历程”。而结尾的弱化处理,是他特意留下的“提醒”,“现在的美好时光不是凭空来的,是先烈用奉献换来的。弱化收尾,就是想让大家在旋律落下后,多一份思考,多一份铭记”。
目前,《写你》的传播仍在持续——由人民日报官号首发的MV,已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央媒同步转发。这首用青春语言讲述历史的歌曲,正让越来越多年轻人明白——铭记英烈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带着他们的期许勇敢前行,在新时代续写属于当代青年的“英雄篇章”。
来源:文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