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乡下人有了电视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06:01 3

摘要:1981年的冬天来得早,我家堂屋的土墙被炊烟熏得发黑,却因为一个木箱子似的物件亮堂起来——爹用攒了三年的打工钱和卖棉花的钱,托人从县城捎回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木壳子上还沾着运输时的草屑,爹用粗布擦了又擦,直到"飞跃"牌的商标露出浅浅的银亮色。

1981年的冬天来得早,我家堂屋的土墙被炊烟熏得发黑,却因为一个木箱子似的物件亮堂起来——爹用攒了三年的打工钱和卖棉花的钱,托人从县城捎回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木壳子上还沾着运输时的草屑,爹用粗布擦了又擦,直到"飞跃"牌的商标露出浅浅的银亮色。

消息像长了翅膀,晚饭前生产队的人就挤满了小院。二伯搬来条凳,三婶抱着刚断奶的娃,连隔壁大队的瘸腿老支书都拄着拐来了。当爹拧开旋钮,屏幕上先跳出几行雪花,接着慢慢显出模糊的人影,满院的喧闹忽然就静了,只剩电视机里的声音在暮色里飘。

那天播的是《霍元甲》,陈真踢馆的镜头出来时,蹲在门槛上的狗剩猛地站起来,差点把怀里的搪瓷缸摔了。娘在灶房煮的红薯粥溢了锅,她跑出来看时,眼里的光比屏幕还亮。后半夜散场,三叔摸着电视机的木壳子叹:"这匣子真神,能把北京的人装进去。"

后来每个晚上,我家小院都像赶庙会。爹总提前半小时擦屏幕,我负责守着电源开关——那时电压不稳,屏幕一暗,全院人就齐声喊:"等会儿,等会儿就亮!"直到1986年换了彩电,那台黑白电视机被搬到仓房,木壳子上的指印却总也擦不掉,像刻着一整个生产队的黄昏。

来源:岳麓山下小神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