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换住持满一月:不再推荐高价香,全面叫停武僧商业演出活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8:47 2

摘要:曾经饱受诟病的高价香现象已成为历史。据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人士称,过去寺内虽设有免费清香领取处,但不乏有人诱导游客购买高价香,价格从69元起步,最高达9990元。如今,寺内各殿门前整齐摆放着免费清香,旁边仅设“随喜”布施的捐款二维码,且因财务整理,目前扫码付款功

自7月29日释印乐法师接任少林寺住持一职,如今已满月,其大刀阔斧的去商业化改革,正深刻重塑着少林寺的面貌。

曾经饱受诟病的高价香现象已成为历史。据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人士称,过去寺内虽设有免费清香领取处,但不乏有人诱导游客购买高价香,价格从69元起步,最高达9990元。如今,寺内各殿门前整齐摆放着免费清香,旁边仅设“随喜”布施的捐款二维码,且因财务整理,目前扫码付款功能暂未恢复。同时,大雄宝殿外、少林素斋门前的电子功德箱也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礼佛氛围。

不仅如此,武僧商业演出全面停摆。以往,生活区大厅内30元一位的武僧收费表演热闹非凡,如今已销声匿迹。从事导游工作12年的范姐感慨道,新住持上任后,寺院在人员方面变动明显,数十名僧人离开,又有新面孔加入,推测是释印乐法师带来的团队。而法务流通处也已关闭,曾经售卖平安福、手串等物品的摊位不复存在,曾经摆满各类高价法物、纪念品的货架如今空空如也。此外,方丈室外备受争议的对联与为纪念释永信担任方丈而立的纪念碑均被移除,方丈室也长时间处于围挡状态。

释印乐法师并非首次推行此类改革。他于1966年出生,19岁出家,毕业于中国佛学院,还曾前往斯里兰卡研习巴利语佛典。在执掌白马寺的二十年里,他坚决废除烧高香、停办收费法会,力推农禅制度,尽管初期遭遇诸多阻力,如僧人出走、游客投诉,但他始终坚守“佛门不是景点”的理念,三年后成功扭转寺内风气,被赞为洛阳当地“最安静的慈善力量”。

此次释印乐法师对少林寺的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对过度商业化的拨乱反正,让寺院重新回归佛门清修与文化传承的本质。但深入剖析,其意义不止于此。在当下社会,商业浪潮席卷各个领域,宗教场所也难以独善其身。少林寺长期以来的商业化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知名度,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例如2010年少林寺旅游收入曾占登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过度商业化使得寺院的宗教纯粹性被削弱,僧人修行受到干扰,信众与游客对其宗教价值产生质疑。从长远来看,这对少林寺的文化传承与宗教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释印乐法师的改革,实则是对少林寺未来发展方向的重新校准。他试图剥离过度的商业外衣,回归佛教修行与文化传播的初心。然而,改革之路并非坦途。取消高价香火钱、武僧商演等商业来源后,寺院的经济压力骤增。寺院的日常运营、僧人的生活开销、文物保护与修缮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尽管管理处表示将探索“公益加文创”的新模式,但如何在保证寺院非营利性质的前提下,实现资金的稳定筹集与合理使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链条错综复杂,改革必然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如何平衡各方关系,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也是释印乐法师需要直面的难题。

少林寺作为千年古刹,其一举一动备受瞩目。释印乐法师上任首月的去商业化举措,为寺院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整个宗教界提供了反思与借鉴的样本。未来,少林寺能否在坚守宗教本质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之间找到完美平衡,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墨染q情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