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征兵,我动员双胞胎弟弟一起参军入伍,弟弟却成了我的首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8:50 3

摘要:1976年春我和双胞胎弟弟赵忠民一起参军入伍,到部队互相关心,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了政治处电影组工作,可弟弟仍在连队,没想到几年后,弟弟竟然成了我的首长。

【赵忠祥/提供素材,作家伊河生活/整理】

1976年春我和双胞胎弟弟赵忠民一起参军入伍,到部队互相关心,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了政治处电影组工作,可弟弟仍在连队,没想到几年后,弟弟竟然成了我的首长。

我和弟弟赵忠民都是1959年6月18日出生的,只不过我比他早出生10分钟,因此我就当了他一辈子的哥哥。

那个时候的山里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一起成长的,作为比弟弟大10分钟的哥哥,自然担负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

初中毕业后,我萌生了当兵的想法,并经常动员弟弟一起去当兵。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到部队能吃饱饭,还能穿上神气的绿军装。

1976年刚刚开春,部队来征兵,尚不到18岁的我们跑到大队部报名参军,大队长对我们这对双胞胎兄弟报名参军很支持,民兵连长还专门在我们的名字前面加上了两个三角符号。

当接兵部队首长看到我们这对双胞胎兄弟个头匀称,长相清秀,当即就表态说,只要体检合格就带我们走,没想到我们的体检和政审都很顺利。

也许是双胞胎的缘故,入伍后我和弟弟分到一个连队一个班。班长是个很有经验和责任心的老兵,他鼓励我们俩弟兄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看谁进步快,看谁得到的表扬多……

初入军营的我们,卯足了劲好好干,可是半年后,我却离开了连队。

原来,团政治处电影组来挑选会画画的战士选中了我。我在家时跟着邻居姐姐学过半个月画画,在新兵连曾参加过部队组织的迎新春画展。

没想到就是这次参展,会画画的人少,宣传股的张干事就记住了我,因此,他一个电话打到连队,我就到了电影组。

而此时,弟弟忠民留在连队,他支持我到机关,说机关干部都有文化,到那里进步更快。我则嘱咐弟弟时刻要记住班长勉励我们的话,刻苦训练,不要落到别人后面。

到了电影组,我每天所做的工作很杂,除了一周一次取影片、写海报、放电影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宣传股办公室帮忙,每天早上我都要给政治处的主任、副主任办公室打好开水,清理办公室卫生,上班后帮他们打印材料,跑腿取报纸、送文件,忙得不亦乐乎……

到电影组半年后,我成了啥活都能干的多面手,经常受到领导表扬,而弟弟也只能周末来看看我,中午我从机关食堂打两份饭回来吃。

弟弟来看我,发现机关的主任和干事们中午、晚上都还在加班,感叹机关工作标准高,要求严,锻炼机会也比连队多,弟弟的话中透露出没有我进步快的担忧。

而我则鼓励弟弟要善于学习战友的长处,瞄准榜样,争当训练标兵。

令我欣慰的是,我在机关年年被评为优秀战士,多次受到嘉奖,而弟弟在连队也屡获评训练标兵,他在入伍的第三年直接被任命为班长,而且还是连队标兵班的班长……

在我们入伍的第三年,父母曾专程到部队看望我们。那几天,我和弟弟轮流请假,陪着他们在部队大院转转看看,到驻地县城看看,吃点当地的小吃。

令我们难忘的是,父母在部队期间,宣传股的陈股长、刘干事还专门从食堂打来四个菜,请我们吃饭……

电影组的老兵退伍后,我成了组里的老兵,此时还管着俱乐部,营区的广播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维修管理,以及宣传栏更换,无论酷暑寒冬,都是我带着新兵爬到高处完成的……

转眼服役期满,我和弟弟都决定留下。

1979年4月,弟弟被提拔为排长,接着被送到武汉一所军校进修,一年后,他回到团里担任排长工作。

看到弟弟当了干部,我心里酸酸的,但我是哥哥,弟弟能够进步,不仅是他的光荣,也是我和我们家的光荣,心头的“醋”转瞬即逝。

没想到,弟弟提干不久,部队冻结士兵提干,我提干再无希望。

但是,到了1981年转志愿兵时,没有等我申请,政治处董主任直接帮申请并转改成功,主任说,我这个电影组的班长,干的工作不比干事少,更辛苦……

此时,最高兴的是父母,他们没有想到,双胞胎儿子到部队上,不仅当到5年兵,主要的是一个当了干部,一个成了志愿兵,两个人都拿工资。

只不过弟弟是52.5元的干部工资,我是36元的志愿兵工资。

可弟弟却说,我这个志愿兵在机关食堂吃饭不花自己的工资,而他在连队则要掏14.5元的伙食费,净落38元,只不过比我多2元钱……

那时,村里人都羡慕我们这对双胞胎兄弟有福。

自从弟弟当上排长后,我都有点不好意思给家里写信,父亲曾说,你弟弟都当排长了,你啥时候也提干部啊。

我笑笑说,现在的排长都是军校毕业生,士兵提干指标比以前少多了,相当难,不过,虽然当不上干部,但我的岗位十分重要,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首长很放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和弟弟穿上干部军装以后,很少一起回家探亲。

但是,上门给我们俩人提亲的媒人不少,尽管我们俩没有商量过,却异口同声地说,找对象就找双胞胎姐妹这样的。

没想到,后来姐姐婆家村里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年龄和我们相仿,弟弟探亲回来,把姐妹俩的照片让我看后,我居然没看到本人就和弟弟一样同意了这门亲事。

部队看到我和弟弟结婚申请时,政治处董主任报告了团首长,令我们感动的是,部队竟给我们这对双胞胎举办了一场双喜临门的婚礼。

尽管是我这个当哥哥的是志愿兵,弟弟是副连长,但1983年我们的这场婚礼,还是在全团引起不小的轰动,战友们都为双胞胎兄弟娶双胞胎姐妹的新鲜事而叫好。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在团政治处工作,弟弟在连队当他的副连长,我们兄弟俩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1991年,弟弟担任新成立的合成营营长,后来调到后勤处当处长,进了团党委常委,按条令和规定我得叫他首长。和他在一起时,总有战友起哄,我和他都不好意思直摆手。

到了1992年,当兵16年的我转业回到了老家,后来被安排到县文化宫,仍然做自己在老本行。

弟弟则一直在部队工作,这些年里他先后两次到石家庄和西安的军校深造,取得了大专学历。

1997香港回归那一年,弟弟从副团长岗位转业回到原籍,成了县工商局的副局长。

弟弟在部队21年,我16年,我们俩一路走来曲曲折折,但我们在部队得到锻炼和成长,这份机遇实在难得。

我和弟弟都是农民后代,普通而又微不足道,但我们学着先辈军人的样子工作,同时也释放着自己的光芒,为人民军队的强大添砖加瓦。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头条深一度-深度阅读计划##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来源:伊河史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