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次家,才发现家里有那么多“无效消费”,白白浪费不少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8:13 2

摘要:上周末我蹲在玄关翻储物箱,翻出三个皱巴巴的懒人沙发内胆——去年拼夕夕9块9抢的,坐了没俩月就塌成面饼,扔了嫌占垃圾桶,留着占柜子,跟块“鸡肋砖”似的戳得人难受。这一翻可算打开了“无效消费”的潘多拉盒子,从抽屉到衣柜,从鞋柜到化妆台,每一处都藏着“当初咋想的”的

上周末我蹲在玄关翻储物箱,翻出三个皱巴巴的懒人沙发内胆——去年拼夕夕9块9抢的,坐了没俩月就塌成面饼,扔了嫌占垃圾桶,留着占柜子,跟块“鸡肋砖”似的戳得人难受。这一翻可算打开了“无效消费”的潘多拉盒子,从抽屉到衣柜,从鞋柜到化妆台,每一处都藏着“当初咋想的”的后悔。

前两年沉迷某音9.9包邮的“网红钛钢项链”,买了十条,结果夏天戴脖子痒得长红疹子,现在全在抽屉底堆着,凑起来能卖废品不?还有门口挂钩上挂的那堆发绳,去年双11凑单买了二十个,每一个都逃不过“用三次就断”的命运,现在抽屉里还塞着半盒没拆的,算下来够买两根正经牌子的发绳了——人家能用两年!

再说鞋柜里那排“恨天高”,刚工作时为了“装成熟”买的,199块钱一双,鞋跟硬得像铁棍,穿一次脚磨三个泡,现在堆在鞋柜最里面,落的灰比鞋盒还厚。当初咋就觉得“便宜能凑活”呢?现在才懂,“凑活”的东西,最后都是“凑活”了自己的生活。

化妆品更绝。

去年跟风买的“奶茶色眼影盘”,买了三盘——明明颜色就差个0.5度,结果现在每盘都只用了最浅的那个色,深棕色都没开封;口红更过分,豆沙色买了四根,有两根连塑封都没拆,现在看它们就像看“前世的自己”:咋那么冲动呢?

最离谱的是手机壳!

我家抽屉里至少有二十个,都是“9.9买一送一”的,用半个月就发黄,粘指纹粘得像没擦的镜子。

去年狠下心买了个39块的液态硅胶壳,用到现在都没坏,算下来比买十个便宜壳还划算——早知道这样,之前的钱都能买杯奶茶了!

现在我算明白了,不是买便宜的就“赚了”,是买“能用住”的才不亏。上次想抢直播间的“19块卫衣”,先放购物车冷静了三天,再看就觉得“这料子洗一次肯定起球”,直接删了——省了19块,还省了衣柜空间。

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情况?

看到“9.9包邮”就走不动道,买回家才发现“根本用不上”?或者跟风买了热门款,结果闲置到落灰?其实不是我们“不会买”,是没搞明白“需要”和“想要”的区别。买之前先问自己:“这个东西我能用到半年以上吗?”“它的质量能撑过三次使用吗?”想清楚了,再掏钱包。

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省下来的钱能买顿好的,能存起来旅游,能给爸妈买件正经衣服——比买一堆“没用的垃圾”强多了!现在我收拾家时,看到那些“无效消费”的产物,就像看到过去的自己:急着“占便宜”,却忘了“值不值”。

其实生活里的“划算”,从来不是“买得便宜”,是“买得对”。

你说对吧?

来源:知识探索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