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百千万工程”),7月10日至15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筑梦凤途”社会实践队深入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青年归乡视角”为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书写凤山新篇
引语:以青春之眼观家乡之变,以实践之行助“百千万工程”。一群青年学子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热土,用镜头记录振兴,为绿美广东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百千万工程”),7月10日至15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筑梦凤途”社会实践队深入汕尾市城区凤山街道,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以“青年归乡视角”为切入点,聚焦“凤山新颜”,通过拍摄宣传片、实地深度调研,全方位记录“百千万工程”在基层治理、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丰硕成果。
一、寻根铸魂:激活传统文化新魅力
关帝庙里悟“侠义”:在文亭社区关帝庙,队员们沉浸式感受“关二爷”“侠肝义胆”“正气浩然”的精神内核,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人间烟火气。
妈祖文化薪火传: 走进凤翔社区凤山祖庙,探寻沿海“保护神”妈祖文化,理解其在凝聚社区、传承民俗、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战舞”焕新彩:在小岛渔村,镜头捕捉下“鸿正英歌队”的铿锵排练。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源于水浒故事的英歌舞,其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核与强健身心的形式,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典范。
二、深入基层:见证“百千万工程”新成效
生态蝶变绿意浓:在文亭社区千金妈牌坊生态长廊和社区绿美廊道,队员们实地调研“见缝插绿”等生态建设创新实践,感受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当地居民由衷赞叹:“‘百千万工程’让家园更美,更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文创市集活力涌:调研千金妈牌坊文创市集,摊主欣喜表示,在政策推动下,市场焕发新生机,消费潜力有效释放。
烟火经济促繁荣:探访二马路美食街,队员们与摊主、游客深入交流,切身感受“百千万工程”对汕尾特色美食产业的强劲带动作用。
三、科技赋能:解锁“绿美汕尾”新密码
“风光水火核储”动能澎湃:实践队走进汕尾市“百千万工程”(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科普中心,借助VR互动、沙盘模型、数据可视化等高科技展陈,“零距离”触摸汕尾构建的“风光水火核储”一体化现代能源体系的强劲脉搏。
“生态+产业+民生”创新路:在科普教学厅沉浸式课堂中,队员们系统梳理了汕尾“生态建设、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惊叹于革命老区的绿色转型之“酷”。
“绿美密码”校园行:队员们立志将所见所学的“绿美密码”带回校园,积极传播,号召更多青年关注绿色发展。
结语:践行青春誓言 贡献智慧力量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一次生动实践。实践队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文亭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对实践队队员的综合素质和志愿服务精神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实践队队员们“人品好、作风实”,希望未来能继续深化校地合作,为基层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