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增肌别当“瞎练党”!避开3个坑,不用猛吃补剂也能稳稳长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7:11 2

摘要:不少男生刚练增肌时都有过同款困惑:天天泡健身房举铁,蛋白粉也没断过,可练了仨月镜子里还是“瘦不拉几”,肚子倒悄悄囤了点肉——这就是典型的“练了白练还变瘦胖子”。其实新手增肌难,多半不是“没天赋”,而是踩了3个最容易忽略的坑,今天拆透错误逻辑,再给你能直接抄的实

不少男生刚练增肌时都有过同款困惑:天天泡健身房举铁,蛋白粉也没断过,可练了仨月镜子里还是“瘦不拉几”,肚子倒悄悄囤了点肉——这就是典型的“练了白练还变瘦胖子”。其实新手增肌难,多半不是“没天赋”,而是踩了3个最容易忽略的坑,今天拆透错误逻辑,再给你能直接抄的实操法,踏实练俩月就能看到变化。

只盯着“练得狠”,却不懂“渐进超负荷”。

很多新手一进健身房就直奔哑铃弯举、侧平举,觉得“练到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就是有效”,结果练了半年胳膊围度没涨1厘米。这是因为增肌的核心逻辑是“让肌肉感受到‘新刺激’”——肌肉像个“懒家伙”,你天天用同样的重量、同样的次数练,它适应了就不会费劲长。比如有人练卧推,一直用20公斤推10次,推了俩月还这强度,肌肉根本没“生长动力”。

我前同事小周就是例子,他刚开始增肌时天天狂练二头,每次举10斤哑铃弯举30次,练到胳膊发抖才停,结果俩月过去,胳膊没粗,反而因为总弯腰练,腰还疼了一阵。后来调整了方法:每周练卧推、深蹲这些“复合动作”(一次能练到多个肌群),卧推从20公斤开始,每周试着多推1-2公斤,或者同样重量多推1-2次,坚持1个月,他自己摸胳膊都能感觉到“硬了点”。

第二个坑更隐蔽:天天算“吃了多少蛋白”,却漏了“热量够不够”。

新手总觉得“增肌=多吃蛋白”,顿顿啃鸡胸肉、灌蛋白粉,可忽略了最关键的“热量盈余”——肌肉生长需要“多余的能量”,要是你每天吃的热量刚够身体消耗,哪怕蛋白吃再多,肌肉也没“原料”长。比如一个175cm、60公斤的男生,每天基础消耗大概1800大卡,增肌期得吃到2000-2200大卡才够,要是只吃1900大卡,等于“能量没给够”,练得再狠也白搭。

还有人踩“假健康”的坑:为了控脂只吃水煮菜,结果热量低得可怜。我见过个学弟,增肌时每天吃3块鸡胸肉(蛋白够了),但蔬菜沙拉没加油,主食只吃半拳米饭,算下来每天才吃1600大卡,练了俩月体重掉了2斤,纯属“越练越亏”。后来改了吃法:米饭加到1拳半,炒菜少放水多放1勺橄榄油,下午加个全麦面包配牛奶,热量提到2100大卡,三周后体重就涨了3斤,而且不是松垮的肥肉,摸起来是紧实的。

第三个坑最容易被“忽略”:只拼“练的时间”,不管“肌肉歇没歇好”。

总有人觉得“练得越勤长得越快”,甚至一周练6天,每天泡2小时健身房,结果练到后来“没力气举重量”,还总感冒——肌肉是在“休息时生长”的,练的时候是“破坏肌肉纤维”,睡够了、歇够了,纤维才能修复变粗。要是天天练同一部位,比如天天练胸,肌肉没机会修复,反而会“越练越弱”。

科学的节奏是“同一肌群每周练2次就够”,比如周一练胸+肩,周三练背+二头,周五练腿+三头,中间穿插休息。更关键的是睡眠:增肌期得睡够7-8小时,尤其是凌晨1-3点(深度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要是总熬夜到12点后,哪怕练得、吃得都对,肌肉也长慢一半。小周之前就是天天练到晚上11点,回去刷手机到1点才睡,后来逼着自己10点半躺床,两周后明显感觉“举铁时力气足了”。

训练别贪多,抓准核心动作:新手不用练花里胡哨的动作,就练深蹲(练腿)、卧推(练胸)、硬拉(练背)、 overhead press(练肩)这4个复合动作,每个动作做3-4组,每组8-12次(选“做12次就力竭”的重量),每周练3-4次,比天天练胳膊效率高3倍。

饮食算2个数,简单不费脑:先算“热量”——用“体重(公斤)×35”估算增肌期每天要吃的热量(比如60公斤就是2100大卡);再算“蛋白”——体重(公斤)×1.8克(60公斤每天吃108克蛋白,大概15个鸡蛋,或500克鸡胸肉+2勺蛋白粉)。零食别吃薯片饼干,换成“香蕉+花生酱”“无糖酸奶+燕麦”,顶饿还补能量。

休息抓2件事,别硬熬:每周留2-3天完全不练的时间,练后用泡沫轴滚10分钟肌肉(放松紧绷的地方);晚上10点半关手机,睡前喝杯温牛奶助眠,保证躺下30分钟内睡着——睡够了,肌肉才愿意“偷偷长”。

新手增肌别着急求“快”,避开“只练不增负、只吃蛋白漏热量、只拼时间不休息”这3个坑,按上面的方法练2个月,自己量量胳膊围度,大概率能多1-2厘米,镜子里也能看出“壮实了点”。

下期咱们聊个更实在的:增肌时怎么避免“长太多肥肉”?教你用“小热量盈余”和“轻有氧”控脂,既长肌肉又不囤肚腩,记得来蹲~

来源:全糯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