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炼油厂和燃料设施的袭击令俄罗斯经济和后方补给受到一定冲击,但《政治报》认为,这不足以动摇俄罗斯整体局势,无法改变战争进程。
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炼油厂和燃料设施的袭击令俄罗斯经济和后方补给受到一定冲击,但《政治报》认为,这不足以动摇俄罗斯整体局势,无法改变战争进程。
俄罗斯手中仍有乌克兰难以撼动的“王牌”。
俄军在乌克兰东部持续推进。恰索夫亚尔这座城市在经历一年多激烈抵抗后,已基本落入俄军手中,乌军仅守住一条小运河和郊区工厂。
南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波克罗夫斯克)周围战事也在升级,俄军正试图突破乌军防线,而乌军则展开反击。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的战斗或将重演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等城市的惨烈景象。
在这场消耗战背后,俄罗斯铁路网对前线补给至关重要。要完全瘫痪如此庞大的运输网络几乎不可能。
乌克兰不断升级无人机攻击能力。德国量子系统公司向乌提供“斯塔克防御”Virtus巡飞无人机,单机重达30公斤,最大射程100公里,弹头重5公斤,威力相当于一枚榴弹炮炮弹。
乌克兰第413独立无人机营“突袭”已装备该型号,用于侦察和精准打击目标。同时,乌克兰还自主研发了RAM-2x无人机,射程高达150公里,成本较低、效率更高,成为对俄重要突袭手段。
尽管欧洲国家未放弃在俄乌签署和平条约后向乌部署军队的计划,美国也表示愿为此类任务提供情报和空中支援,但对白宫是否会地面部署美军保持沉默。
克里姆林宫坚决反对外国军队进驻乌克兰,并拒绝为乌提供任何安全保障。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明确表示,俄罗斯“断然拒绝”为乌克兰安全背书。
与此同时,美国对从印度进口的商品加征25%关税,试图对与俄罗斯贸易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然而,分析认为,这一措施难以奏效,反而可能抬高美国产品进口成本。
无人机对俄燃料设施的袭击确实提升了燃油价格,推高了通胀压力,带来经济困难,但指望俄罗斯经济因此崩溃并不现实。
俄罗斯铁路被认为是国家经济的神经中枢。铁路系统雇员超74万,总里程超12.2万公里,远超过波兰等邻国。
尽管网密度因国土辽阔而相对较低,但铁路运输在俄国内货运中占比高达55%,其次是管道运输(27.5%),河运(4.7%)和汽车运输(1.5%)远不及前两者。
袭击俄罗斯铁路基础设施表面上看很有效,但实际难以奏效。
俄罗斯拥有专门的铁道兵部队,人数达2.85万,分布在斯摩棱斯克、伏尔加格勒、叶卡捷琳堡和哈巴罗夫斯克等四大枢纽。
每个旅下设多个营,专责轨道、桥梁、重型设备的建造和维修,并能独立运营列车,协同民用铁路体系。
铁道兵有自己的后勤学院和专业训练中心,长期负责铁路战损抢修,保障战时运输畅通。
此次冲突中,俄军铁道兵展现出极强后勤保障力,被破坏的铁路和站点都能迅速修复,极大增强了俄军的持续作战能力。
乌克兰虽然没有铁道兵部队,但其铁路系统高度军事化,相关维修和桥梁建设力量也听命军队,因此在战争中铁路依然能维持运转。
铁路基础设施是当前俄罗斯抵御外部压力、保持军事和经济稳定的核心“王牌”。
虽然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和西方制裁带来一定压力,但俄罗斯庞大的铁路网络和铁道兵专业队伍,使得运输线拥有强大恢复力,极难被彻底瘫痪。
这一现实,令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依然能维持强大的后勤和经济支撑。
来源:文史典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