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预计2025年下半年会实现L3级别全场景自动驾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3 17:20 2

摘要:手机闹钟还没响,车子已经自动从地库开到楼下;钻进车里继续补觉,睁开眼已经到公司停车场——这种科幻场景离我们还有多远?小鹏汽车掌门人何小鹏最近放出豪言:2025年下半年就能实现L3级全场景自动驾驶。这话就像往汽车圈扔了颗深水炸弹,有人觉得看到了曙光,更多人则在观

自动驾驶的承诺与飞行汽车的野望:何小鹏的2025之约能兑现吗?

手机闹钟还没响,车子已经自动从地库开到楼下;钻进车里继续补觉,睁开眼已经到公司停车场——这种科幻场景离我们还有多远?小鹏汽车掌门人何小鹏最近放出豪言:2025年下半年就能实现L3级全场景自动驾驶。这话就像往汽车圈扔了颗深水炸弹,有人觉得看到了曙光,更多人则在观望。

所谓L3自动驾驶,按国际标准就是特定场景下完全脱手。何小鹏给出的定义更具体:从家到公司全程无需接管,系统能处理所有突发状况。要实现这个目标,小鹏必须突破三道关卡:技术可靠性、法规允许度、用户信任度。目前国内法规明确规定L3事故责任归属车企,这对任何厂商都是重大考验。

技术层面,小鹏押注全栈自研路线。自主研发的图灵芯片已经流片成功,配合持续迭代的XNGP系统,目前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接管率确实在降低。但真实路况远比测试复杂,遇到暴雨天识别模糊的交通标识、施工路段临时改道这些极端情况,系统能否像人类司机一样随机应变,还要打上问号。

有意思的是,在放出自动驾驶时间表的同时,何小鹏还透露了更科幻的计划:2026年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这种陆空两栖交通工具看似超前,实则暴露了车企的焦虑——地面交通竞争日趋白热化,需要新故事吸引资本和消费者。不过飞行汽车要解决适航认证、空域管理、安全冗余等问题,难度系数比自动驾驶还要高几个量级。

业内对L3落地时间存在明显分歧。特斯拉FSD在国内尚处L2+阶段,华为ADS2.0宣称无限接近L3,但都未敢明确承诺落地时间。

小鹏敢立这个flag,底气或许来自其高速领航功能已覆盖全国95%以上公路的数据积累。不过城市道路的复杂程度呈几何级增长,特别是中国特有的电动车乱窜、外卖骑手抢道等"特色路况",对感知系统是极大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AI技术在其中的作用。何小鹏把AI比作水电煤,渗透到研发每个环节。从芯片设计到算法训练,AI确实在加速自动驾驶迭代。但AI决策的黑箱特性也带来隐患,当系统做出违反常理的判断时,如何向用户解释仍是难题。

站在消费者角度,最关心的可能不是技术路线之争,而是实际体验和权责划分。如果真能实现全程零接管,堵车时确实能安心刷手机。可一旦发生事故,车企是否真能扛起全责?保险条款会不会变?这些现实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技术都难落地。

汽车智能化这场马拉松,现在跑到了最考验耐力的阶段。何小鹏的2025之约,既是对技术的自信,也是对市场的承诺。

但自动驾驶从来不是单靠车企就能实现的,需要法规、基建、公众认知的同步进化。也许我们不必纠结L3能不能准时到来,更应该关注整个社会为迎接自动驾驶做好了哪些准备。毕竟再聪明的车,也得跑在现实的道路上。

来源:记录生活的小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