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6月,“韩红爱心·百人援疆”公益行动跨越千里,将医者仁心和人间温暖送往天山南北。腾讯新闻《中国人的一天》栏目组用镜头记录了这段充满爱与坚持的旅程,动人瞬间于此定格。愿这份跨越山河的守护,能透过屏幕传递给你——点击视频,一起见证温暖生花。
引言:
今年6月,“韩红爱心·百人援疆”公益行动跨越千里,将医者仁心和人间温暖送往天山南北。腾讯新闻《中国人的一天》栏目组用镜头记录了这段充满爱与坚持的旅程,动人瞬间于此定格。愿这份跨越山河的守护,能透过屏幕传递给你——点击视频,一起见证温暖生花。
】。
6月的新疆,昼夜温差极大,百人援疆车队从乌鲁木齐出发,驶入一望无际的连霍高速,途经奎屯、霍城、精河等9个义诊站点。这支队伍,有来自知名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囊括了儿科、妇产科、急诊科等24个科室,网友称他们为“医疗铁军”,说是“流动的三甲医院”也毫不过分。
一路辗转,铁军团队实际遇到的问题,比预想的要更多、更复杂。
首先,是语言不通导致的沟通困难。当地少数民族偏多,很多老人不会说普通话,整体现场秩序维持、看诊需要当地志愿者协助。志愿者们一遍遍引导,带大家前往对应科室。涉及到病情沟通时,往往还需要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医生来“翻译”。
随之而来的,还有信任问题。部分患者出于对“免费”的警惕,或是病程过长,在无望的等待中想放弃治疗,类似情况并不少见。韩红对其中一位患者说:“要好好活着,到这来是公益活动,肯定不会让你出钱”,这对于困境中的患者来说,无疑是颗强效“定心丸”。
随着义诊不断深入,看诊的人越多,突发情况也越多。一度希望自己能成为“超人”去救助更多人的韩红,也有无奈、遗憾的时刻。
在吉木乃县人民医院,韩红抱着6岁的哈萨克族女孩小依拉,几度落泪。她为这个本可以健康生活,如今却脑瘫、足外翻的小女孩痛心万分。她痛心地说:“她不应该是这样的命运。”
错过最佳诊治时间的患儿,难以承受这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早期干预和医疗知识的普及、传播非常重要。未来,韩红笃定,她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去做这件事。
而面对一些符合基金会救助标准的患者,这支“医疗铁军”则会在后期为他们制定合理、有效的救助方案,包括在当地治疗、带到北京治疗等。其中一位仅有1岁的宝宝,意外患有破壁血栓,专家会诊时,韩红说:“他如果没有遇到我,我也不认识他,那没办法,铁军来了,铁军就负责……我必须让这个孩子健康起来。”而后,是一句略带侠义的嘱托:“在北京需要找什么专家、怎么看,二位主任医师请你们多帮忙。”
与此同时,网络上有新疆网友感叹,没想到韩红能来自己家乡做公益。在晒出的社区通知里,底部“注意事项”写着:“……疑难杂症及重症患者优先,因名额有限……未进行筛查及预约的患者,义诊当日不能参加义诊。”但在线下,部分没有预约的患者,还是抱着希望赶到现场,甚至有人开车几百公里,只为求一个看病的机会。当她得知这样的情况,特地发了一条视频:“只要您到义诊现场来,就算没有预约,也一定安排把病看上。”对于韩红来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希望。
“必须让这个孩子健康起来”、“一定安排把病看上”,这无疑是一种近乎执拗的使命感。后续聊起这一点,韩红说:“我认准的事情一定做会下去。”
到2025年,韩红爱心百人医疗援助系列公益行动已经走过了13年。这不禁让人好奇,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这一切,还要从2008年的汶川说起。韩红偶然间发现基层医疗的缺口,一开始出于好心,想着带专家医生到百姓“炕头”给他们看病;后来发现,不少地方对医疗卫生、健康,其实有很大需求。就这样,韩红和伙伴们,在援藏、援蒙、援青等过程中,慢慢摸索出一条路:从援建乡镇急救室、复明中心开始,再到开展急诊、超声、产科、儿科、康复科的专科培训,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留在当地。
韩红自己也不敢想,有天会形成这么庞大的医疗队伍。在《我与蒙面诗人》一书中,她曾提到,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愿望,发心源自为奶奶寻医的过程。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像孙主任这样的大腕儿,是不是老百姓一辈子也没有可能见到?像北京医院这样的医院,对山区老百姓来说是不是就是一个‘传说’?我想试试,于是拨通了孙主任的电话……”
一切,就从韩红拨通的电话开始。到后来,越来越多知名医院的专家,都参与到了这支“医疗铁军”。韩红把他们带去了草原、雪山、大西北的戈壁。
在13年的义诊之路中,韩红说也一直在修自己的功课。把一件事做成,很难;坚持地做下去,更难。当韩红擦干眼泪,她说:“哭不能解决问题,不能挽救生命,你只有不断地在这个领域里面去深耕,去研究它、琢磨它,不断变化、不断探索、不断去求新,找一些更合理的办法来优化它,让它坚持下去。”
在这次援疆义诊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问了医生和志愿者们一个问题:“此行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他们是这样回答的——
陈明:我们感觉我们真的是在救人,跟时间赛跑。包括这里的医生都很有担当,这个是让我感受很深的。而且车手志愿者都很辛苦,大家也都任劳任怨。
周震南:我看到更多的是,就像昨天那个抢救的爷爷,在车上醒来过后说的一句话,当时我特别感动,他说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来了,卖房子都见不了这么多好的专家,对我来说很触动。
朱丹:你能感觉到,在这个空间里面所有的力量都是向上的。很多人会问看病需要钱吗?我们说不需要,免费的,他们那时候突然间猛烈的感动,每次眼神的变化,我印象其实是特别特别深刻的。
崔玉涛:我们不大会干一件事,有那么广阔的、宏大的理想,我们就都踏踏实实的,甭管多和少,一个一个看,一个一个看好。
郭晓东:看到一个生命活过来了,就是在他们的手下活过来了,每当看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会真心地觉得我们这个事情太有意义了,太值得有更多的人能够去参与当中去。
至此回望,如若说韩红是这一系列公益活动中,冲在一线的“灵魂人物”,那么她背后,还有千千万万支持着她的捐赠人、志愿者、公益人……她曾无数次感恩,无数次践行承诺“唯有踏踏实实地实干,来回报大家”。
就像韩红在2020年翻唱歌曲《只要平凡》时,写下的那封“致听者的信”,结尾这样说道:“所谓‘韩红爱心’中的‘韩红’,根本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韩红了,而是无数人的合称。”
如此成就,属于每个善良的人。
来源: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