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构建生态共富产业体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2:11 1

摘要:攀枝花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大食物观战略部署,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和林下食物产业,注重高质量、突出“森林味”,着力构建多元化、高品质的森林食物供给体系。

攀枝花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大食物观战略部署,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和林下食物产业,注重高质量、突出“森林味”,着力构建多元化、高品质的森林食物供给体系。

一是特色林果产业蓬勃发展。以园区为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推进仁和区省级板栗产业示范项目打造“一核三区”产业布局,建设3.5万亩种植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1000亩),应用无人机飞防等智慧农业技术覆盖5000亩,成功注册“攀贡栗”地理标志商标。加快建设盐边县魔芋省级现代产业园区,形成“种植—加工—研发”全产业链,种植规模达4.07万亩(其中高产示范基地2.1万亩),年产量4.2万吨,综合产值突破4亿元。推动盐边县林下中药材市级现代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培育重楼、黄精等道地药材,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个,创新“林药蜂”立体种养模式,亩均综合收益提升至2万元。以基地为支撑,培育特色产业新动能。盐边县块菌产业突破白块菌人工栽培技术,建成核心示范基地600亩,创新“经济林+块菌”复合经营模式,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形成可复制的“块菌共富模式”。全市核桃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建成优质高产基地10万亩,年产干果3万吨。引进中国热科院椰枣试种项目,探索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径,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是绿色产业链条纵深发展。板栗产业构建三产融合示范,以仁和区平地镇为核心,打造集种植、加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板栗现代林业园区,开发板栗糕点、即食栗仁等深加工产品5类,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联动效应。核桃产业开展提质增效行动,在盐边县、米易县实施品种改良、技术升级工程,建设10万亩高标准示范基地,配套建设产地初加工中心,推动核桃由初级农产品向健康食品、生物制品延伸,年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

三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魔芋产业技术体系突破,成功选育珠芽魔芋、高寒花魔芋等新品种,攻克攀西地区低海拔与高海拔种植技术难题。制定22项地方标准,实现种植技术全域覆盖,推动亩产提高40%。块菌产业创新示范,全球首创攀枝花白块菌人工栽培技术,菌根苗成活率达85%。构建“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带动500余户农户参与,形成“研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开发块菌酱、调味料等系列产品,推动块菌价格从每公斤200元提升至600元,成为山区富民“黄金产业”。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