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人喝茶可不是为了口渴,而是为了“刮油”“排毒”“降火”“养生”,各种茶包五花八门,越是包装花哨、宣传夸张,越容易俘获人心。可你不知道的是,有的茶连医生看了都摇头,真不是谁都能喝,想喝都得掂量一下自个儿的身体条件。
不少人以为喝茶是养生,尤其是某些“网红茶”“排毒茶”,仿佛一喝就能通五脏、清宿便、祛湿气。可真要是喝得不对、不停,别说养生了,肝肾负担反倒先撑不住。
专家提醒,有些茶长期喝,可能悄悄“掏空”你的健康底子。
现在的人喝茶可不是为了口渴,而是为了“刮油”“排毒”“降火”“养生”,各种茶包五花八门,越是包装花哨、宣传夸张,越容易俘获人心。可你不知道的是,有的茶连医生看了都摇头,真不是谁都能喝,想喝都得掂量一下自个儿的身体条件。
就拿市面上大火的“排毒茶”“养肝茶”来说,不少人为了“清体内垃圾”,天天喝、顿顿喝,结果喝出问题来的也不少。有的茶,一喝就拉肚子,拉着拉着就成了慢性腹泻;有的茶,里面加了泻药成分,喝久了肠子都被“惯坏”了。更有甚者,一些含有“草本成分”的养生茶,反而成了肝肾的隐形杀手。
说到底茶不是水,喝进嘴里的每一口,身体都得“消化”掉。问题是,有些成分并不“温和”。比如号称“清热解毒”的黄芩、金银花、板蓝根,短期喝没事,长期喝,肝脏代谢压力会逐渐上来。肝是个沉默的器官,一旦“说话”,往往就晚了。
别小看这些“草本植物”,它们虽然天然,不代表无害。像“马兜铃酸”这种成分,就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点名,长期摄入可能引发肾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肾衰竭。虽然现在不少厂商会打上“无马兜铃酸”的标签,但谁能保证所有原料都干净?一个不留神,就可能喝进了“隐患”。
有些人喝茶喝出问题了,还以为是自己“上火”或者“体虚”,一味地继续喝,结果问题越来越重。肝损伤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可能就是乏力、没胃口、黄疸轻微,一不注意就被忽略了。等到转氨酶升高、肝区隐痛,再去医院才发现,已经不是小毛病了。
肾的问题更“闷声发大财”。肾脏损伤初期几乎无感,等到发现水肿、尿蛋白,往往已经是中后期了。有研究就发现,在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长期饮用某些含草药成分的茶饮。
问题的根子在哪儿?在于“过度依赖”和“盲目相信”。人这身体,不是靠茶养出来的,而是靠平时的一日三餐、作息规律、心态平稳。茶是好东西,但得喝对了、喝适量了才算“帮手”。喝错了、喝多了,它就成了“背后捅刀子的人”。
有些茶,不适合天天喝,比如“决明子茶”,通便效果虽好,但它偏寒,长时间饮用容易耗伤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越喝越虚、越喝越拉。
再比如“菊花茶”,说它清肝明目没错,但喝多了也容易伤肝阳。尤其是身体偏寒、手脚冰凉的人,越喝越没精神。体寒的人喝清凉之物,无异于雪上加霜。
还有“蒲公英茶”,近几年被吹得神乎其神,说它能清热解毒、抗肿瘤、利尿消炎。可你不知道的是,蒲公英虽然药性平和,但长期、大量饮用,同样可能对肝肾造成负担。它的利尿作用强,水电解质平衡被破坏,反倒让身体更虚了。
有一项发表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的研究指出,部分患者因长期饮用含有“清热解毒”中草药的饮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甚至有发展为药物性肝炎的风险。
你可能会问,那我到底还能喝啥?其实白开水就是最好的饮料,你别小看这“一杯白开水”,它才是真正洗净肠胃、润养五脏的宝贝。不含糖、不含药、不含刺激,啥都不加,身体最喜欢。
当然不是说所有茶都不能喝,而是要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喝多少合适、喝多久为宜。就像吃饭一样,好的饭菜也得有人吃得消,不能一味图“功能”。
有些人说,喝茶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这话没错。可问题也恰恰在这——老祖宗喝茶,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春喝花茶,夏饮绿茶,秋配乌龙,冬宜普洱。每一杯茶,都有讲究。可现在的人,啥都不看,一年四季就一个茶包泡到底,出了事也不知道为啥。
更关键的是,老祖宗喝的是纯茶叶,现在很多人喝的是“调配茶”“代用茶”“保健茶”,里面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根本不是茶,而是“药”。长期饮用,身体哪儿顶得住?
说句扎心的,现在很多所谓“健康茶”,其实就是“割韭菜”的工具。包装得再精美,广告打得再响亮,你得掂量掂量:它是治病的,还是生病的?
国家药监局之前就曾通报过,部分所谓“养生茶”中添加了违禁泻药成分,喝完确实“通畅”了,但也把肠道功能搞乱了,时间一长,连正常排便都成问题。
咱老百姓讲究个“中庸”,啥事儿都不能走极端。养生不能靠一杯茶包撑起来,真正的健康,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三分靠吃,七分靠养,十分靠节制。
医生常说,身体不是实验田,不要轻易试那些来路不明的东西。尤其是某些成分复杂、宣传过度的“神奇茶饮”,还是离远点好。
说到底茶本无罪,错的是人心。人一旦着了急,就爱找捷径。可身体这东西,它不讲捷径,它只讲规矩。你对它好,它就慢慢回报你;你对它狠,它迟早找你算账。
所以喝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别等到肝肾出问题了,才幡然悔悟。那时候,可能连白开水都得掐着量喝了。
要是实在喜欢喝茶,就自己买点干净的茶叶,泡点淡淡的绿茶、乌龙,别追那些“功能性”的茶饮,也别轻信商家鼓吹的“排毒奇效”。身体不是垃圾桶,哪来那么多毒要排?
说白了喝茶这事儿,讲的是“顺势而为”,不是“强行改变”。你顺着身体的脾气来,它才愿意接纳你给的好处。反着来,不管你喝的是茶还是汤,最后都可能成了伤。
人这一辈子,跟身体的关系,就像跟老伴过日子。你对它好,它就陪你久;你天天折腾它,它迟早跟你闹离婚。别等到身体“提分手”了,你才知道后悔不及。
说到这儿咱也不是吓唬谁,只是提醒一句: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天天喝;不是所有的“养生”,都能换来健康。保命的事儿,别轻信广告,得靠脑子。
要是真想通过饮食调理身体,先得搞清楚自个儿的体质,再去选择适合的东西。别盲目跟风,别靠“养生网红茶”当饭吃。一口没喝对,喝出毛病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年头,最怕的不是没得喝,而是喝错了还不知道。身体是咱自己的,别把健康当实验,别拿肝肾做赌注。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喝茶的习惯,有没有踩过坑?或者你觉得哪些茶是真正值得喝的?
参考文献:
[1]张秋云,周建平. 养生茶饮对肝肾功能影响的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32(04):455-458.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排毒养生茶”产品添加违禁成分的通报[J]. 药品监管动态,2023(11):99-102.
声明:以上内容仅为健康科普交流,不构成医疗建议,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传播健康生活理念,无低俗等不良导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来源:小医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