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属玻璃封接制品通过在高温环境下,将不同成分的玻璃材料熔化后与各类金属材料紧密连接并密封,从而形成具备特殊性能的密封产品。金属玻璃封接制品拥有高气密性,能够有效阻挡气体泄漏;高绝缘性,保障电路系统安全;耐高压性,可承受高强度压力;耐腐蚀性,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稳定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通过在高温环境下,将不同成分的玻璃材料熔化后与各类金属材料紧密连接并密封,从而形成具备特殊性能的密封产品。金属玻璃封接制品拥有高气密性,能够有效阻挡气体泄漏;高绝缘性,保障电路系统安全;耐高压性,可承受高强度压力;耐腐蚀性,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稳定,这些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军工热电池、航空航天插座插头、射频连接器、传感器、高可靠电源模块等众多关键领域。
随着国家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核电等战略性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深入开发,相关设备和元器件面临着更为严苛的使用环境与场景要求。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需在极端温度、强辐射等条件下稳定运行;国防军工设备可能面临高湿度、沙尘等恶劣环境。这就促使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指标必须达到更高的技术参数标准,并为金属玻璃封接制品市场扩张带来了新机遇。据新思界发布的《2025-2030年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金属玻璃封接制品市场规模接近20亿元,且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全球行业格局来看,美国、日本及德国电子产业发达,与之配套的金属玻璃封接制品开发、生产及应用时间较长,尤其是如美国的Elan、德国的Schott,日本的旭硝子等企业,依托领先的玻璃配方和生产工艺,加之较强的原料开发及生产能力,成为全球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发展的标杆性企业,引领全球金属玻璃封接制品技术发展趋势。然而,在钼封玻璃、军用锂电池用钽封玻璃等高端、敏感应用领域用材料,国外企业对中国企业实施封锁,迫使中国相关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在国内,玻璃粉主要研发企业有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赛尔电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为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其中,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控股企业——赛尔电子具有较强的玻璃封接制品生产能力,且产品线逐步增加,成为中国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自主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另外,泰金新能科技等企业也有一定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生产能力。但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技术成熟度、产品精度以及生产规模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新思界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随着国家产业升级以及各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玻璃封接制品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国内企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另外,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内企业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整合资源,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完善和产业链的优化。
2025-2030年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新思界分析
第五章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竞争分析理论基础
第二节 行业内企业与品牌数量
第三节 竞争格局
第四节 竞争组群
第五节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竞争趋势
第六节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六章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 出口分析
一、我国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出口量及增长情况
二、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主要海外市场分布状况
三、经营海外市场的主要金属玻璃封接制品品牌分析
第二节 进口分析
一、我国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进口量及增长情况
二、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进口产品主要品牌分析
第七章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上游行业分析
第一节 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上游行业市场集中度
第三节 上游行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 上游行业市场动态及对金属玻璃封接制品x的影响分析
第八章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用户分析
第一节 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 用户关注因素
一、功能
二、产品质量
三、价格
四、产品设计
第三节 用户其它特性
第九章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渠道分析
第一节 渠道对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渠道格局
第三节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销售渠道要素对比
第四节 主要企业渠道策略研究
第五节 各区域市场主要代理商情况
第十章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替代品分析
第一节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替代品种类
第二节 替代品对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互补品分析
第一节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互补品种类
第二节 互补品对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品牌分析
第一节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品牌总体情况
第二节 品牌传播
第三节 品牌美誉度
第四节 代理商对品牌的选择情况
第五节 主要城市对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主要品牌的认知水平
第六节 广告策略分析
第十三章 金属玻璃封接制品行业主导驱动因素
第一节 国家政策导向
第二节 相关行业发展
...
来源:新思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