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随身WiFi上网这么慢?完全刷不动视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11:25 1

摘要:相信使用过随身WIFI的的朋友的有这种感觉,明明买了大流量的随身WIFI套餐,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感觉的到网速越来越差,刷视频、打游戏却越来越卡,找到客服只会敷衍“网络信号问题”,但换个时间、换个地点依然无解……

相信使用过随身WIFI的的朋友的有这种感觉,明明买了大流量的随身WIFI套餐,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感觉的到网速越来越差,刷视频、打游戏却越来越卡,找到客服只会敷衍“网络信号问题”,但换个时间、换个地点依然无解……

我们可以将随身WIFI网速不好的因素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 网络信号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这是影响网速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就像水源的水压一样。

与基站的距离和方位:随身WiFi通过接收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的基站信号上网。距离基站越远,信号强度越弱,网速自然越慢。建筑物、地形(如山体、隧道)的遮挡也会极大削弱信号。信号强度(RSRP)和质量(SINR):信号强度:手机上显示的“格数”只是一个粗略参考。更精确的是在设备后台查看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数值越大(负得越小)越好,例如-80dBm比-100dBm信号好得多。信号质量: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更重要。它表示有用信号相对于干扰和噪声的强度。即使在信号强度不错的地方,如果周围基站干扰大(例如在繁华商圈),SINR值低,网速也会很差。网络制式和频段:制式:5G > 4G+ (CA) > 4G > 3G。如果你的随身WiFi是4G的,它永远无法达到5G网络的理论速度。频段:不同运营商使用不同的频段(如B1, B3, B5, B41等)。某些频段穿透性好覆盖广但速度慢,某些频段速度快但覆盖范围小。设备支持的频段是否齐全也很重要。基站容量和拥堵程度:一个基站能服务的用户和总带宽是有限的。在上网高峰期(如早晚高峰地铁上、中午休息时的写字楼)或人群密集场所(如演唱会、体育场),大量用户共享基站资源,即使信号满格,网速也可能非常慢。

二、 随身WiFi设备本身

设备是信号的接收和转发中枢,其性能至关重要。

随身WIFI芯片:部分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劣质或者二手芯片,芯片的处理信号的能力将弱,导致网速变差天线设计与数量:内置天线便携但信号接收能力较弱;外置天线的型号信号接收能力会强很多,天线的数量越多自然能够接收信号的能力就更强。设备性能与散热:随身WiFi在多设备连接或高负载时容易卡顿、发热。严重发热会触发芯片降频保护,导致网速下降甚至断网。最大连接数和带机量:低端设备可能仅支持5-8个设备同时连接,超过这个数量后,每个设备分到的带宽会急剧减少,体验变差。

三、 SIM卡和套餐

运营商套餐限制:这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坑”。流量达量限速:很多套餐宣传“不限量”,但通常超过一定流量(如40GB后)就会强制降速至3G甚至2G网络,网速会变得极慢。网络优先级(QoS):运营商网络会优先保障月付高昂的“包月套餐”用户。物联卡或某些廉价流量卡在网络拥堵时会被优先降速,以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体验。运营商网络覆盖:不同运营商在不同地区的网络建设投入不同。A运营商在某个地方可能信号满格,B运营商可能只有一两格。选择随身WiFi前,最好先了解本地哪个运营商的信号最好。

四、 用户端和使用环境

同时连接的设备数量:随身WiFi的总带宽是固定的。连接的设备越多,每个设备分得的带宽就越少。一个人看视频和十个人同时看视频,体验绝对不同。设备所处位置:即使随身WiFi放在窗边信号很好,但如果你在另一个房间关门使用,WiFi信号穿墙后也会衰减,导致最终速度变慢。尽量让随身WiFi和你的使用设备之间减少障碍物。周围干扰源:2.4GHz的WiFi频段容易受到微波炉、蓝牙设备、其他WiFi路由器信号的干扰,导致延迟增加和速度不稳定。如果设备支持,优先连接5GHz WiFi频段(干扰少、速度快,但穿墙能力稍弱)。后台应用和更新:连接的手机、电脑等设备可能在后台进行系统更新、应用下载、云同步等,会默默占用大量带宽,让你感觉“突然变卡了”。

五、 优化随身WIFI网速

1.APN切换—绕过低速通道

运营商通常为不同APN(接入点)分配不同带宽。例如:

默认APN:3gnet(限速通道)

高速APN:5gscuiot(隐藏高速通道)

操作步骤:

进入随身WiFi后台管理页(如192.168.0.1);

找到“网络设置-APN”,新建APN;

名称/APN栏输入“5gscuiot”(具体名称需咨询运营商);

保存并重启设备,网速可提升20%-50%。

2.慧联寶APP多网聚合加速

传统方式:你的设备只能通过一条网络通道(比如一张SIM卡连接一个运营商基站)上网。这条路的宽度(带宽)是固定的。慧联寶APP加速:同时利用多条网络通道(例如:插入多张不同运营商的SIM卡,或者同时使用SIM卡流量 + 本地Wi-Fi网络 + 有线网络),将这些通道“捆绑”在一起,合并成一个更宽的“虚拟通道”来传输数据。

它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绝对速度的无限提升,而在于 “优化网络体验” ,尤其在以下场景效果明显:

极致追求网络稳定性与低延迟时(最重要用途):场景:视频会议、直播连麦、在线网课、远程手术、金融交易等对网络抖动和延迟“零容忍”的场景。原理:如果一条网络出现卡顿或延迟飙升,聚合系统会立刻将数据流切换到其他正常的通道上。对你来说,感知到的就是网络极其稳定,几乎不会出现卡顿、掉线。这比单纯提速更重要。在单一网络信号差或不稳定时:场景:你在一个地方,移动信号满格但联通信号只有一两格。原理:慧联寶可以同时使用移动和联通的网络。即使联通网络很慢,它也能分担一部分数据流量,总比只用一个慢速网络要好。“东方不亮西方亮”,总体体验会更平滑。需要高速下载大文件时:场景:需要快速下载大型工程文件、高清电影素材等。原理:理论上,如果多个网络通道的速度都能稳定发挥,其总带宽是这些通道的叠加。例如,你同时使用电信(50Mbps)和移动(40Mbps)的卡,聚合后有可能达到接近90Mbps的下载速度。这是实打实的提速。克服单一运营商基站拥堵:场景:展会、火车站、演唱会现场,人山人海,你的移动卡因为用户太多速度极慢。原理:此时如果你的设备里还有一张联通或电信的卡,而该运营商在当地基站的负载较低,那么聚合就可以利用这张卡的带宽,显著改善你的网速。

来源:海创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