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讲课题范围包含小学阶段的所有内容。以下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习题与参考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讲课题范围包含小学阶段的所有内容。以下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讲习题与参考教案。
习题一
1. 课题:《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2. 内容:
交通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呢?请在小组内说说你收集的材料。
“听爷爷说,马路修到家门口确实方便了村里人的出行,但也打破了村里的宁静。”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堵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妈妈上下班经常被堵在路上。”
“由于停车位的紧缺,很多车主都将自己的爱车停在马路边,导致道路更加拥堵。”
3. 基本要求:
(1)讲清“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试讲过程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习题二
1. 课题:《爱父母,在行动》
2. 内容:
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但爱需要表达,需要行动。比如和爸爸一起做运动,帮妈妈做做家务......
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也要有关爱父母的行动。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要适当地帮助父母减轻负担。
爱父母并不是说要对父母百依百顺,这种爱也表现在对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评上。
3. 基本要求:
(1)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爱父母,在行动”的体现;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参考教案
习题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辩证分析交通发展的利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认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交通发展的双面性。
2. 难点:提出创新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古今交通图对比,提问交通进步的代价。
2. 新授:分组讨论教材案例,归纳便利(出行快)与问题(拥堵、污染),板书正反关键词。
3. 巩固:角色扮演“城市治理员”,献策“公交优先、共享车位”等方案。
4. 小结:总结辩证思维,倡导绿色出行。
四、板书设计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利:便捷、经济
弊:拥堵、污染
解决:绿色规划
习题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关爱父母的3种具体行动(如分担家务、主动沟通、表达感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行动盲盒”游戏、角色扮演,掌握换位思考与行动设计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辛劳,养成主动关怀家人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从生活细节中落实关爱行动(如倒一杯水、说一句“辛苦了”)。
2. 教学难点:克服羞涩心理,自然表达对父母的爱。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30秒短视频《父母的一天》,提问:“你发现哪些爱的细节?”
2. 新授:
行动盲盒:学生抽取任务卡(如“为父母捶背”“写感恩便签”),分组模拟并分享感受(板书:行动=小事+用心)。
角色反转:扮演“忙碌父母”与“孩子”,体验不同沟通方式的效果(如抱怨vs拥抱)。
3. 巩固:设计“爱心存折”,记录每日为父母做的事,组内互评改进建议。
4. 小结:齐读倡议“爱不等待,今天行动”,布置“秘密暖心任务”。
四、板书设计
《爱父母,在行动》
爱=看见+行动
【行动区】家务|倾听|表达
【误区区】冷漠|顶撞|拖延
来源:携手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