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版图兴亡:四十年来家国成一梦,三千里地山河付东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08:38 2

摘要:火急火燎的事情,偏偏遇上了慢性子。人讲南唐,十之八九只记得那个喜欢写词、哭国殇的李煜,好像南唐天生就是“软蛋”一枚。可你真要翻翻它最初那些年,南唐其实是霸气外露——真有当上老大哥的气势。只是这江山,一代一代传下来,总是变了味。谁家日子不是这样?头几年红红火火,

火急火燎的事情,偏偏遇上了慢性子。人讲南唐,十之八九只记得那个喜欢写词、哭国殇的李煜,好像南唐天生就是“软蛋”一枚。可你真要翻翻它最初那些年,南唐其实是霸气外露——真有当上老大哥的气势。只是这江山,一代一代传下来,总是变了味。谁家日子不是这样?头几年红红火火,后来折腾得家徒四壁。历史有时候,比生活还让人叹口气。

话说南唐这摊子事儿,其实不是凭空来的,是继了杨吴的地盘。开头那会儿,有个养子叫徐知诰,他是徐温捡来的,说起来还是个李家的孩子——亲爹李荣打仗跑丢了,便让吴王杨行密收了当儿子。杨家儿子多,个个心眼不小,看谁都不顺眼,愣是把徐知诰踢给了徐温。要我说,人这一辈子,命有时候真就拣来的。

徐知诰跟着养父徐温,学了许多门道。靠着徐温这颗大树,没什么是他办不到的。吴国里头风风火火,他步步高升。到了935年,官做到齐王,地盘也有了名分。这年头讲究谁家有地,谁手里揣权。好景不过一两年,937年,他当着众人面把吴末帝杨溥“请下台”,吴国就这样拜拜了。听起来干净利落,其实下面闹腾得很。

国号最开始还叫齐,转过年他想了想,徽章一撕,还姓回了李。这姓李不只是血脉,也是身份。他改名李昪,说白了,就是“我要让别人知道,我是唐朝的后人”。这唐的后人有点玄乎,哪个史书说都不一样——有说是唐玄宗孙子的,有说是唐宪宗几世孙。真真假假,也只能信一半。反正姓李,叫唐,政治意义分量不轻,小动作里藏着大野心:谁敢说正统?我李家就是正统。

李昪坐稳了南唐的江山,人倒也不糊涂。他主张“安分守己”,看准这乱世,内里其实蛮温吞。讲究种田读书、招人安居,减了赋税,和邻居吴越能坐下来喝茶。你说这样的政令,有的人嫌那是“田舍翁”,没闯劲。南唐一把火能烧出花来,偏偏遇上个主理家务的。

李昪不爱折腾,他的日子,百姓是挺安生的。可惜好景有限。等到他去了,棒子丢给了儿子李璟——这下子,南唐就不怎么“安分”了。

李璟跟当爹的不一样。他觉得自己是唐后,怎能就窝在自家院子里?他偏想试试身手,觉得好男儿不该缩着,国土要拓展,名号要响亮。他把老爹一批为国效力的元老打发了,启用写诗、唱曲的文人做主谋。你问这样的班底能干啥?顶多能做一首华丽词牌,打仗却常常一团糟。

头一年,南汉那边闹了兵变,张遇贤带着人窜过来了,占了虔州。李璟火气上头,派兵直扑过去。当年秋天,张遇贤就被剁了,虔州又回了南唐。不消停。闽国又乱了起来,王审知死后,他家儿子们不是打就是杀,先后立了新主、又被篡位。乱的地头,正好给了李璟机会。

944年,李璟派兵进攻建州,次年王延政假借南唐军势,趁机抢了福州,玩了个“请君入瓮”。南唐军兵多马壮,一下子拿下建州,王延政成了俘虏,泉州归了南唐,还捞了些好处。福州李仁达见势不妙,也投向南唐,想保着自己的地盘。看着似乎收获不小,实际暗藏祸端。

战后,转头有臣子建议,福州还没完全清理,不如再来一波。李璟听信,派陈觉催李仁达去金陵。仁达不肯,陈觉很生气,直接假传圣旨,调四州兵围攻福州。兵是发出去的,李璟已拦不住,只好应了。李仁达自知难顶,于是花银子向吴越求援。

吴越一出兵,南唐被打得满地找牙。这仗亏本,李璟只得把闹事的官员全都贬了。几年打仗,闽地五州,南唐就勉强拿了两个,真是“花里胡哨,一场空”。

天下乱不嫌事多。950年,湖南那边马楚也搅起了风浪。李璟又坐不住,派兵一举拿下楚国都城,把马氏一家人全请到金陵——马楚算是被南唐纳了进来。各家史书都记,那年代南唐地广人众,三十余州,广袤数千里。可这江山盛了没多久,说散也就散了。

灭了楚国,不等喘气,南汉趁乱抢了南部桂管十几州,南唐派人讨要,没讨回来。楚国的刘言还在朗、澧二州割着地盘,根本没服。这边土地没稳,那边百姓被摊派军费,怨声一片。952年,刘言趁势反攻,南唐节度使边镐被赶出湖南,这地又丢了。

这两拨战争,南唐国力损耗大,接着天灾人祸,饿死的人数让人口承受不了。摆在桌上的烂账,谁来收拾?按理说,应该歇歇了,等风头过去,可偏偏这时候又遇上北边的麻烦。

周世宗柴荣盯上了南唐,说是南唐僭越称帝、勾结契丹——真假都不重要,理由只是“我想打你”。后周陆军猛,却遇上南唐水师。头几次水战,后周吃了亏,反过来学南唐的水军,短短几年就把南唐水军打散。楚州一役,南唐彻底败了。

到958年,南唐江北十四州,已丢掉了十个,剩下的四州也相当于已经送人。李璟只能低头,把地让出去,给后周纳贡,连“皇帝”号都不要了,降作国主。城池岌岌可危,家底只剩下老江南了。

柴荣其实没打算灭了南唐,他嘴里说:“你把江北交出来,我也不再南下。”不过话里有别的意思——今天不杀你,后面能不能存活?那可不敢保证。李璟听劝,把都城迁到洪州,金陵由太子李煜留守。

这一年,李璟没多久也离世,李煜继位。原本是老六,前头五个兄弟都早早病没了,他父亲就说啥也要立这个最文气的儿子。满朝大臣反对,他爹硬是把他塞到位子上。

李煜啊,生来是读书写字的人,不是当皇帝的料。南唐家底已经快被掏空,李煜干的大事有两样:第一,彻底自我“降格”,给宋老大撒钱送礼,换点苟安;第二,宠着大小周后,写诗过日子。这种日子,有心人都知道是末路。他也明白南唐快撑不住。有人劝他趁宋攻南汉,偷回江北十四州,他不敢冒险,反而陷进赵匡胤的圈套,糊涂杀了能干的林仁肇。

李煜性子软,宋太祖赵匡胤也不看他这份卑微,认为要统一大业,南唐是必须踩掉的那一环。李煜几番派人去开封“求情”,逻辑上是想南唐当宋的属国,保住这点家业。宋太祖根本不理——历史这条路,是越走越窄。

等到南平、武平、后蜀与南汉都灭了,宋朝大兵压境。曹彬、潘美带着人磨刀霍霍,吴越也一起帮着围攻。金陵被困,李煜还整天发愁发呆。水军十万,一朝覆没。粮米断了,守军死伤成了灾。最后他让宋太祖缓兵,宋太祖随手丢下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句话,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南唐国灭,祚仅三十九年。李煜被俘住进开封,从曾经坐拥六宫、看山河的皇帝,变成诗词中的惆怅囚徒。亡国之痛,化了一首又一首愁苦的词——《虞美人》《浪淘沙》《破阵子》……词一流传,李煜反倒成了千古词帝。可惜,诗词救不了命,978年宋太宗下药,李煜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南唐败了,留下的土地化成了宋朝的钱袋,家国也就真的成了一场梦。许多人感慨:“四十年来家国成一梦,三千里地山河付东流。”那些从最初的辉煌,到后来的黯淡,像极了那些生而有幸,却终究无力守住的家业。

历史还常被人念叨,可谁会记得,盛极一时的南唐,也曾有过仗剑天涯的豪情。而人生如此,有时候就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谁都追不回那个最初的夜色。

你说,换了谁坐在李煜的位置,真的能扛住吗?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