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小乡村“洋”帆“葱”浪向蓝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3 09:38 2

摘要:“突突突”的机械声打破了春野寂静,旋耕机、铺膜机、滴灌带铺设机等农机联合作业,在田间划出笔直的耕作线。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

3月18日

在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桐油村

130亩的洋葱基地

青翠的葱苗随风摇曳

农机轰鸣声与村民欢笑声

交织成乡村振兴的春日交响

这个曾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村庄

正通过“科技赋能+轮作增收”的

特色发展路径

让“土疙瘩”变身“金元宝”

01

科技加持“葱”劲足

种植效率提升30%

“突突突”的机械声打破了春野寂静,旋耕机、铺膜机、滴灌带铺设机等农机联合作业,在田间划出笔直的耕作线。

“机械化作业让种植效率提升30%,每亩节省200元人工费。”桐油村村委会副主任张绍虎指着刚完成覆膜作业的田垄介绍。自与山东农企建立深度合作以来,基地全面引入标准化种植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播种深度、施肥量及株距行距,为洋葱打造科学化的“生长样板间”。

不仅如此,技术人员会根据土壤墒情定制“两氮两钾”动态施肥方案,返青期精准补充平衡肥,膨大期切换高钾营养液。工人们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式,有序完成施肥、覆土、保墒等工序,确保每株洋葱都能“吃饱喝足”。

“现在种田像照顾婴儿,啥时候‘喝水’,喝多少都有讲究。”正在作业的许师傅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笑道。

02

“智慧水脉”育壮苗

节水率达到40%

晨光中,水雾折射出七色彩虹,映照着村民们欣喜的面庞。基地内,纵横交错的黑色滴灌带编织成“毛细血管网”,将传统“大水漫灌”变身科“精准投喂”。

系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法,根据地温变化自动调控:当温度升至10℃以上开启返青水,控水蹲苗期每10天滴灌一次,膨大期加密至5天一次。

“这套系统不仅节水40%,还能有效防控土传病害。”张绍虎打开滴灌设备,200米外的田块随即开启精准灌溉。

03

“薯葱轮作”土生金

亩均产值破万元

基地创新实践的“春葱秋薯”轮作模式,破解了困扰行业多年的连作障碍难题。

“洋葱收获后种植红薯,既改良土壤结构,又形成‘一田双收’产业格局。”技术负责人介绍,今年洋葱亩产预计达1.5万斤,红薯亩产超3000斤,预计总产值将突破70万元。

正在田间查看苗情的村民张水胜算起经济账:“按当前长势,亩均产值可达万元,再加上省下的复耕费,明年我也跟着村里干。”

来源:鄂州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