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沾河林区幸福经营所,每一眼望去都满是惊喜。昔日略显陈旧的老旧场区,如今早已换上“新容颜”。整洁干净的办公楼、充满文化气息的职工书屋、错落有致的绿地景观、道路两旁盛放的鲜花、休闲步道串联起亭台小景……一幅“林在城中、人在景中、业在兴中”的和美林场画卷正徐徐展
走进沾河林区幸福经营所,每一眼望去都满是惊喜。昔日略显陈旧的老旧场区,如今早已换上“新容颜”。整洁干净的办公楼、充满文化气息的职工书屋、错落有致的绿地景观、道路两旁盛放的鲜花、休闲步道串联起亭台小景……一幅“林在城中、人在景中、业在兴中”的和美林场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动人的场景,正是龙江森工沾河局公司深耕“和美林场(所)”建设的生动注脚——以环境焕新为底色,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文化浸润为灵魂,推动三者同频共振、协同向前,让林场不仅有“颜值”,更有“内涵”与“活力”。
依山而建的办公楼
生态为笔绘新景
沾河局公司聚焦龙江森工集团“和美林场(所)”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林场(所),力求将绿水青山间的生态林场绘出更秀美的风光。
走进坤得气林场,办公楼不像城市写字楼那样高耸,多是依山而建的低矮建筑,外墙爬满藤蔓,屋顶偶有小鸟驻足。办公区不大,却紧凑有序——窗前就是成片的树林,抬头能看见松鼠在枝丫间跳跃,办公桌上的台历印着林场的四季风光,文件夹里夹着林木抚育计划、巡林记录,空气中隐约飘着松脂或泥土的清香。
“这些年林场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办公楼翻修、职工宿舍条件改善、场区建设与绿化美化提档升级……这些变化,职工们都看在眼里。我们工作生活的环境变好了,工作的干劲儿更足了。”巡林员朱俊达说完便背着工具包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沾河局公司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美化绿化力度,分批次为山上林场(所)安装休闲健身器材,同时合理制定重点区域的绿化规划,在树种选择上精心谋划,不断丰富绿化品种和花卉种类,持续增加绿地植物栽植数量,努力打造春有百花、夏有浓荫、秋有彩叶、冬有雪景的宜居宜业环境。
收获寒葱
产业赋能促振兴
在建设“和美林场(所)”的同时,沾河局公司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破单一经营模式,培育多元特色产业,加快形成林区新质生产力。
“沾河寒葱富含硒元素,生长在北纬45°的寒地黑土中,这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为寒葱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全程天然无污染……”来自黑龙江生态学院的许丹教授在抖音直播平台上详细生动地讲述沾河寒葱。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沾河局公司规划建设了1.42万亩标准化寒葱基地并积极建设寒葱生产加工车间,智能加工设备的安装,将大幅提升寒葱加工车间的智能化、自动化运行水平。原料进入车间后,经分拣、清洗、腌制、打包等工序,并采用速冻保鲜技术锁住营养成分,全程无防腐剂添加,确保寒葱的天然品质,提升产品价值,“山上有基地、山下有工厂”的全产业链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今年我们汤元山林场和尖新山林场携手培育了150箱蜜蜂,产出蜂蜜5000斤,目前已完成灌装开始销售。”汤元山林场党支部书记侯亚鹏看着蜂蜜产品爱不释手。生态养蜂项目让林区的生态优势成功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职工群众增收。
未来,沾河局公司将深入落实“九个一”产业工程,在做强做大“一根葱”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林菌种植、药用黄瓜籽种植、冷水鱼养殖等可持续复合型生态产业,努力把林区独特的“绿水青山”转变为助力企业发展的“金山银山”。
职工在书屋看书
惠民答卷写安康
在“和美林场(所)”的建设过程中,沾河局公司始终心系职工群众的期盼,以“甘甜行动”、道路建设、医疗健康等基本公共服务为抓手,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助力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沾河局公司为幸福经营所打造了40多平方米的职工书屋,两千余册藏书涵盖林业技术、文学名著、科普知识、法律常识等类别,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
大学生职工纷纷表示:“图书室的建成对我们来说是个利好消息。这里环境好、书籍多,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还是拓宽视野都非常方便。”老职工也纷纷表示:“以前下班后想学习一下,都没合适的地方,现在图书室就在身边,随时都能来‘充电’。”
医疗保障领域更显温度。沾河局公司加大对山上卫生所的投入力度,配齐基础设备与常用药品,真正实现“小病轻病不出场、常见病多发病不出所”;定期组织专家深入经营所开展义诊,把专业诊疗服务送到职工“家门口”,让基层医疗既有“保障力度”,更有“民生温度”,持续擦亮职工群众的幸福底色。
如今的沾河林区,环境美了,产业活了,职工笑了。下一步,沾河局公司将继续深化“和美林场(所)”建设,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延伸产业链条、丰富文化供给,努力打造生态优美、产业兴旺、职工群众幸福的林区发展新样板。
来源:黑龙江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