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鲁山林场:“生态卫士”铸就绿色屏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6 20:31 2

摘要: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张腾 戴永率 通讯员 仲慧慧 蔡园 朱庚化)在微山县两城镇东部低山丘陵,有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国有林场,在这里,常年活跃着一支以退伍军人、共产党员为主体的护林队伍,他们以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林场的每一片林海,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张腾 戴永率 通讯员 仲慧慧 蔡园 朱庚化)在微山县两城镇东部低山丘陵,有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国有林场,在这里,常年活跃着一支以退伍军人、共产党员为主体的护林队伍,他们以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林场的每一片林海,被誉为退伍不褪色的“生态卫士”。

今年52岁的孟现军,是这支护林队伍中的一员,负责林场南部网格的巡护,每次巡山,孟现军都仔细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用脚步丈量着山上的每个角落。

微山县国有鲁山林场护林员孟现军:“每天上山下山,工作比较单一,有时候感到很孤独,但是进了这片树林子,看到树木发出新枝,小鸟在树林中跳来跳去,就感觉到树木每天都向你点头,就像老朋友一样。”

2007年,孟现军从部队退伍后,成为了鲁山林场的一名护林员,今年已是第18个年头。鲁山林场始建于1960年,迄今已有65年的历史,在这里,像孟现军一样,45名职工中,有42人是退伍军人,38人为共产党员。

微山县国有鲁山林场党支部书记温敬生:“退伍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律严明、作风硬朗,我们党支部把部队的优良传统融入林场管理,打造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护林铁军。”

森林防火是林场防护最繁重,也是最艰巨的一项任务。近年来,林场利用高清摄像头、热成像、无人机等现代技术建立起严密的“技防”体系,但日常的“人防”训练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松懈。

微山县国有鲁山林场党支部书记温敬生:“森林防火是场硬仗,必须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我们建立了每周一小练,每月一大练,每季一实战的训练机制,队员要负重20公斤装备越野拉练,灭火机、水泵组装等技能必须人人过关,我们还经常搞突击演练,比如凌晨模拟火情,紧急集合,今年以来,我们已开展了17次拉练,应急反应时间从15分钟缩短到8分钟,真正做到了打早、打小、打了。”

为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应急共战”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林场党支部与当地森林消防、政府部门建立起“联防联控机制”,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森林安全防火墙。

微山县国有鲁山林场党支部书记温敬生:“三方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划定责任区,明确分工表,建立24小时联合值班制度,通过微信群、对讲机实时共享气象数据、巡逻动态,实现一哨预警三方响应。”

在织密“人防+技防”防护体系的同时,林场积极开展荒山绿化,造林增绿。鲁山林场所在山地属典型的岩石山,土层仅有10厘米左右,植树难度大。

微山县国有鲁山林场党支部书记温敬生:“以往都是从外地调运苗木,从60公分到1.2米的高度,由于我们山区干旱,长时间缺雨缺水,成活率不是太高。”

为培育适合当地生长的耐旱绿化苗木,林场党支部结合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采用“就地育苗,就地栽种”的绿化模式,提高植树成活率。

微山县国有鲁山林场党支部书记温敬生:“利用本地种源培育苗木,让树木从小适应岩石山的生长环境,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荒山造林成活率都在98%以上。”

经过林场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鲁山林场累计造林8446亩,森林覆盖率达98%,林场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微山县国有鲁山林场党支部书记温敬生:“我们是山林的哨兵,也是生态的卫士,守护的不仅是一片森林,更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绿色答卷,我们将继续聚焦科技护林与联防联控,把队伍打造成一支更专业、更高效的‘生态铁军’。”

来源:济宁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