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系经营】林下“聚宝盆”——那都里林场畜牧经济“点绿成金”探索之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4 04:27 2

摘要:五月的晨光中,漫山的达子香花开得正艳。随着记者一行驱车驶入加林局那都里林场施业区,一幅天蓝风暖、绿意萌动、牛羊成群漫步于林间的天然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五月的晨光中,漫山的达子香花开得正艳。随着记者一行驱车驶入加林局那都里林场施业区,一幅天蓝风暖、绿意萌动、牛羊成群漫步于林间的天然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那都里,鄂伦春语的意思是‘水草丰盛的地方’。名副其实,这里水草丰沛、气候适宜,这样的天然优势很适合发展畜牧业。近几年,林场养殖牛马羊、打收牧草、引进季节性放牧、宜牧林地承包......样样搞得火热。上个月又引进了六十多头大名鼎鼎的安格斯牛,向高端养殖领域进军,一会儿你们就能感受到这深山之中的别有洞天。”记者一边欣赏着车窗外的怡人风景,一边倾听加林局宣传部外宣办新闻科科长赵子敬的介绍,心中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远道而来的安格斯牛在这能适应且健康成长吗?林场未来有怎样的发展规划?”

历经2个小时的车程,上午10时,记者一行抵达那都里林场天然牧场。牛舍外,加林局那都里林场场长张卫东匆匆与记者打过招呼后,便带着几名职工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继续商谈给牛上保险的事。踏入牛舍,满耳都是此起彼伏的“哞哞”声,毛色黝黑的安格斯牛膘肥体壮,牛倌田春卫正穿梭其间熟练地驱赶着,不断地往食槽中投喂草料。

田春卫是那都里林场的职工,也是远近闻名的养牛能手。看着争相吃草的“宝贝疙瘩”们,田春卫满眼带笑。“这牛不娇气、能吃能喝、适应咱这的气候,如今牧草也冒绿了,放养和饲养相配合,体重肯定还能蹭蹭长。”

这批跨越重洋的纯进口澳大利亚安格斯牛在大兴安岭的林海间安家落户,为这里的职工带来了生机勃勃的生产生活气息,也为林区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坐拥生态馈赠,去实践一场从“资源依赖”到“生态创富”的变革!那都里林场积极响应加林局发展畜牧经济的号召,联合毗邻的河口林场、江边林场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绿色发展、合作共赢”为理念,共同探索生态养殖与产业融合新路径,2025年春,三个林场的22名班子成员共同出资95.3万元,订购了60头安格斯繁殖母牛和1头种公牛,踏上了高端牛养殖的实践之路。

“在地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的协调帮助下,今年3月,我们订购的61头安格斯牛在天津港经过几个月的隔离检疫、环境耐受性测试后,4月初,这批安格斯牛安全抵达我们牧场。”张卫东告诉记者,他们自己制定了一个三年发展规划,经过首次购买牛群的繁殖,以及后续再次引进、繁殖,力争三年后实现1000头安格斯牛的养殖目标。

为何选择安格斯牛?又如何落地养殖?张卫东向记者道出了缘由:优越的环境叠加利好政策。那都里林场、河口林场、江边林场三方基于对生态养殖前景的共同认可,借着大兴安岭地区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东风,成功构建起“场场联合、产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那都里林场凭借天然优势,与在资金筹措、技术研发、市场渠道等方面实力强劲的河口林场、江边林场形成优势互补。同时,采用“基地养殖+林下放养+粪污还林”循环模式,让牛群自由采食天然牧草,排泄物经发酵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反哺林地土壤改良,既降低成本,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这次我们班子成员先筹集注入资金发展高端牛养殖,等经营好了,职工们看到了利润,再引导他们以自愿入股的方式加入进来,然后大家一起把这个事做强做大,最终实现企业增收、职工致富。”

安格斯牛缘何成为养殖市场“香饽饽”?政策补贴又有哪些倾斜?地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畜牧科科长张兰说,“安格斯牛以肉质纤维柔软、肉香浓郁闻名,是市场上的热门高端肉牛品种。当前,肉牛产业正处于消费升级催生高端价值的关键期,我区天然的气候和资源优势非常适合养殖安格斯牛,这是一个发展良机。”

据了解,2025年,我区出台八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其中六项聚焦肉牛养殖。例如安格斯母牛每头补贴3000元,种公牛按价格的20%补贴(上限20万元),叠加保险、冻精等补贴,养殖风险大幅降低,让养高端肉牛变得更“有利可图”。

“这次购牛补贴我们预计能拿到19.78万元,相当于每头牛省出15%成本。如果1头安格斯牛年产犊1胎,育肥后净赚2万元,那60头就年产犊60胎,净赚120万元。”张卫东算补贴账,也算经济账,还算生态账,三本账里不仅是致富的希望,更是林区人“向绿而生”的智慧:这里年均气温低,等于天然草场能天然冷藏饲料;牛群吃林间的天然牧草,饮山间流淌的泉水,比人工养殖场省下三成成本;牛吃百草、粪养百树,以畜代耕改良后的土壤能让落叶松增高20%......

用“林间账本”解“生态方程”,那都里林场正在努力解锁生态与经济的“双向奔赴”。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天然牧场上,当放牧的牛铃摇响,生态与生计从未如此亲近,林业职工用一代一代的坚守,把这方山水存入“绿色银行”,让绿水青山持续生金。正如张卫东所说,“我们养牛不止于畜牧,更在经营一座会呼吸的生态银行,牛群啃食牧草存续绿色本金,粪便还林赚取生态利息,让林海在呼吸间生出真金白银。”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