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五年来发掘古代遗迹十万余处出土各类文物约二十万件(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09:38 1

摘要:积极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更好服务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从8月28日省政府举行的主题为“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上获悉,五年来我省开展基本建设考古工作

积极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更好服务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从8月28日省政府举行的主题为“探索文物考古工作新模式、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上获悉,五年来我省开展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近4000项,发掘古代遗迹10万余处,出土各类文物约20万件(组),年比增加20%以上。

“十四五”期间,我省实施《陕西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颁布《秦始皇陵保护条例》《宝鸡市周原遗址保护条例》等法规,出台《陕西省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要素保障推进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公布实施小雁塔、周原遗址等5部文物保护规划和西安碑林等6处国保单位区划划定调整方案,完成了270处国保、163处省保的文物保护单位地形测绘和保护区划核对工作,为考古工作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政策保障。

我省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考古中国”项目等重大课题,开展太平、杨官寨、石峁、芦山峁遗址以及周秦汉唐都城与帝王陵园遗址等20余项科研课题;汉文帝霸陵、西头遗址、寨沟遗址、周原遗址连年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半坡遗址等11项考古成果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考古成果入选2023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西安贾里村墓地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考古新闻”;石峁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四大都邑性遗址;太平遗址为中国夏文化研究提供了考古实证。

我省陆续建成石峁、黄河、秦岭、统万城、大秦雍城等博物馆和石峁、统万城、乾陵、秦咸阳城咸阳宫等考古遗址公园,秦雍城、桥陵等遗址入选立项名单,目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8处、立项8处,居全国前列。各类文博单位推出文创产品千余种、IP授权近200项,与文化企业合作申请注册登记文物元素商标近百类,考古成果成为让世界了解陕西乃至中国灿烂文明的“金色名片”。

同时,陕西持续推进国际考古合作交流,考古机构、院校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了20余次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建立费尔干纳盆地四国(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考古工作机制,与俄罗斯、伊朗、尼泊尔等国家开展联合考古调查、发掘和大遗址保护前期调研工作,逐步形成丝路考古和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学术合作基地网络。

此外,我省科技考古水平明显提升,130余个项目纳入田野考古发掘平台统一管理,科学获取北周武帝宇文邕、中国最早金铜佛像等文物资源数据,考古现场出土文物第一时间保护能力大幅提升。

未来,我省将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服务保障,提升考古遗址研究阐释水平,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展示传播。

来源:前方pl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