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驿”起向振兴丨搭台聚才,引才入村!捕足石城镇乡村新风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09:11 1

摘要:青锐突击,“驿”同振兴。为更好地服务保障广大青年突击队下沉云安、建设云安,紧扣人才驿站协同联动“六大机制”,云安区开展“青春‘驿’起向振兴”主题活动,积极发挥“1+7”区镇人才驿站服务平台作用,为下沉服务的青年突击队提供服务保障、协助项目对接、促进成果转化。为

青锐突击,“驿”同振兴。为更好地服务保障广大青年突击队下沉云安、建设云安,紧扣人才驿站协同联动“六大机制”,云安区开展“青春‘驿’起向振兴”主题活动,积极发挥“1+7”区镇人才驿站服务平台作用,为下沉服务的青年突击队提供服务保障、协助项目对接、促进成果转化。为宣传推介青年服务好案例、人才驿站好平台、产才融合好故事,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参与到“百千万工程”当中,现推出《青春“驿”起向振兴》专栏,敬请关注。

在群山环抱之中,石城镇的红顶白墙民居错落有致,与连绵的绿意共同构成一幅典型的乡村图景。近日,这片土地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访客——广东海洋大学“乡野拾光-拾影石缘”实践团队,在石城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与团区委、团镇委的紧密联动和精心引荐下,年轻学子们走进石城,用手中的镜头捕捉乡村脉动,以青春视角解读“百千万工程”下的乡村新貌,为典型村庄的对外宣传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鲜活动能。

精准引才搭桥,驿站护航青春实践

此次影像实践的成功开展,得益于云安区打造的“青春‘驿’起向振兴”主题活动,彰显人才驿站、团委等部门协同联动作用。瞄准“百千万工程”对乡村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迫切需求,人才驿站积极发挥引进人才、服务人才的作用,团镇委则精准对接高校资源,形成联动优势,共同促成了广东海洋大学这支富有创意与激情的学生团队到来。人才驿站不仅为团队“精准画像”,推荐五星村、留洞村、迳心村等具有代表性、发展故事生动的典型村作为核心调研与拍摄点,更提供详实的产业特色、文化底蕴等背景资料,成为学子们快速理解石城、融入乡村的“知识库”和“导航图”。从行程规划到落地接待,从村居协调到后勤保障,人才驿站的全流程服务保障确保了实践活动的顺利推进,使学生团队得以专注创作、深入调研。

(青年突击队深入乡村探寻石城故事)

深入乡间采风,青年赋能乡村宣传

在人才驿站的前期支持与协调下,学生团队的拍摄内容兼具纪实性与感染力。在五星村,无人机航拍捕捉到东风水库“彩虹阶梯”坝体上“东风”“水库”字样与周边山水交融形成的“风水”视觉意象,既展现生态治理成效,也成为地方特色的直观体现。在留洞村,镜头记录了统一规划的民居建筑与自然风光相融的景象,同时细致捕捉村民日常劳作的场景、儿童玩耍的生活片段,以影像语言诉说村庄“景美人更美”的温暖故事。团队还深入迳心村的共德茶园,对话坚守传统的制茶人强叔,深入了解茶文化。镜头既展现了茶园层叠的生态之美,也真实反映了迳心茶“品质优但销售弱”的产业困境。学子们通过影像叙事,挖掘品牌故事,探索利用新媒体为传统茶产业拓展影响力的新路径,让匠心好茶走出深山。

(青年突击队访谈制茶人,深挖石城迳心茶文化)

汇聚人才动能,青春添彩“百千万工程”

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其意义远不止一次影像拍摄,更深刻体现了引进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石城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平台搭建和资源整合,有效衔接了高校的专业优势与乡镇发展需求。学生们利用专业技能,将石城的自然环境、产业特征和人文风貌转化为生动影像作品,切实增强了乡村的对外形象展示能力,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直观而富有感染力的传播支持。

依托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云安区创新打造的“青春‘驿’起向振兴”主题活动,通过人才驿站搭建高校人才参与乡村建设的实践平台,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推动各类人才要素向镇村流动,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生动局面,解锁青年人才用智慧与热情赋能乡村发展的新路径。

来源:云安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