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刷到条视频:有人下班后学编程3年,从文员跳槽成程序员;有人每天写2000字,一年后靠副业月入过万。
前阵子刷到条视频:有人下班后学编程3年,从文员跳槽成程序员;有人每天写2000字,一年后靠副业月入过万。
评论区吵翻了,有人说"这是普通人逆袭的唯一机会",也有人骂"制造焦虑"。
我动了心思。作为朝九晚五的打工人,每天下班后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睡前总有点空虚。不如也试试?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计划:6点半到家,7点吃饭,7点半开始"提升",学到10点半睡觉。
头三天像打了鸡血。第一天学Python,对着教程敲代码,俩小时只弄明白"print('hello world')";
第二天练口语,跟着APP读得口干舌燥,转头就忘;第三天想写公众号,盯着空白文档俩小时,只憋出个标题。
到第五天彻底崩了。加班到7点多,回家只想躺平,却逼着自己打开电脑。结果眼睛盯着屏幕,脑子全是"今天的剧更新了"。熬到10点,啥也没干成,还比平时累十倍。
后来我换了个思路,不硬逼自己"必须成长",反倒有了意外收获。
第一个真相:比起"学多少","能不能坚持"更重要。
我不再列满日程表,改成"每天只做10分钟"。比如学剪辑,就每天剪一段10秒的视频;
背单词,就记5个。刚开始觉得太轻松,后来发现,因为没压力,反而很少间断。一个月后,剪辑软件的基础操作摸熟了,单词也攒了150个。
反倒是那些一开始就逼自己"每天学2小时"的朋友,大多撑不过一周。就像跑步,上来就冲刺的,往往跑不远。
第二个真相:能帮你赚钱的"副业",多半藏在主业里。
我是做新媒体的,下班后会把当天的工作心得记下来,比如"怎么写标题更容易被点开"。
后来顺手发在小红书,没想到吸引了不少想入行的人。有人私信问能不能教她,我才发现,这比瞎琢磨"开网店""做直播"靠谱多了。
身边做设计的同事,也是靠下班后接私活攒经验,后来被甲方挖走,薪资翻了一倍。比起跨领域瞎折腾,把主业的能力延伸出去,成功率高太多。
第三个真相:偶尔"浪费时间",反而是在养精力。
我每周会留一天"摆烂日",下班后啥也不干,就窝在沙发上吃零食、看综艺。刚开始觉得愧疚,后来发现,这天的放松,能让我接下来几天更有劲头。
就像手机得充电,人也得有放空的时候。那些说"下班后每分每秒都要利用"的,要么是天赋异禀,要么是还没尝到透支的苦。
现在我的下班后3小时,过得挺自在:有时学半小时技能,有时写点东西,累了就去楼下散步。
没变成网上说的"逆袭大神",但至少不再睡前焦虑,还悄悄攒了点小本事。
其实啊,下班后的时间,从来不是用来"和别人比"的。能让自己慢慢变好,偶尔偷个懒也没关系,这就够了。
你呢?你的下班后3小时,是怎么过的?#下班后三小时能改变人生吗#
来源:Ai碳索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