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三年来,六都镇坚持以“村BA”凝心聚力赋能“百千万工程”,借助“篮球火”催生文明“新乡风”,让新风尚吹拂沃野、滋润心田,不断推动乡村乡风文明建设成为支撑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强大精神动能,“体育打头、文化助阵、乡风和谐”的和美景象已经成为六都乡村的真实写照。
近三年来,六都镇坚持以“村BA”凝心聚力赋能“百千万工程”,借助“篮球火”催生文明“新乡风”,让新风尚吹拂沃野、滋润心田,不断推动乡村乡风文明建设成为支撑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强大精神动能,“体育打头、文化助阵、乡风和谐”的和美景象已经成为六都乡村的真实写照。
丨赛前运筹,筑牢赛事文明根基
六都镇始终坚持以体育赛事塑乡风促文明,自“村BA”赛事筹备之日起,就将乡风文明、精神文明因子融入贯穿赛事全流程。为增强群众观赛体验,六都镇高效整合现有体育场地,将“村BA”主赛场由莲塘村文化广场迁移至兴贤小区文体广场,并统筹资金近20万元对原有篮球场进行标准化改造,重新铺设塑胶场地、重点升级篮球架和场地灯光,新搭建可容纳近1200名观众就座的观赛看台,同时在醒目位置设展板、拉横幅宣传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六都镇还积极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对接,主动邀请结对高校派出“青年突击队”携带专业优势到赛场“摆摊设点”和开展志愿服务。精心制作宣传海报和视频,并以微信、“西江云”、云安融媒等平台实现赛事信息精准投放,为“村BA”预热造势。在赛事开始前发布志愿者“招募令”,累计吸引热心群众超230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其中近30人连续三年坚守在“村BA”赛场、1人被评为市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修缮一新的兴贤小区文体广场
丨赛中践行,树立乡风文明标杆
六都镇以“村BA”赛事为轴心,着力促进多元力量与优质资源在赛场内外自发奔涌,赋能乡风建设、乡村振兴。三年来,赛事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全程驻守现场、靠前服务,耐心引导运动员尊重裁判和对手,呼吁观众文明观赛、热烈加油,推动崇德向善的“春风”化雨。赛事间隙,工作人员还充分利用“村BA”人气集聚优势,设置少儿有奖趣味投篮游戏,将“爱篮球、爱运动”的种子播撒在小朋友心间,同时积极开展防骗反诈、灭蚊防蚊、“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宣传,将“村BA”赛场成为激荡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的新型互动式宣传阵地。
小朋友在志愿者引导下参加趣味投篮游戏
云安区第二、第三届“村BA”篮球赛(六都赛区)主赛场——六都镇兴贤小区篮球场
自第一届“村BA”赛事举办以来,六都镇共收到社会各界支持款项19.55万元,歌舞团队、醒狮队及讲解员仅收成本价提供服务,志愿者坤叔捐赠钱款与物资,本地企业赞助食材、奶茶等;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支援安保维稳工作,同时各界群众还自发加入“自媒体大军”,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六都“村BA”赛事精彩,累计吸引9万人次在线观看“村BA”。
丨赛后蓄势,汇聚振兴发展动能
六都镇持续传递、充分延续“村BA”赛事余热,引导“篮球追梦人”将竞技场转向“百千万工程”的乡风文明主战场,带动更多人成为乡风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黄湾村委队带头投身“百千万工程”,清拆55平方米危旧房屋,动员村民出让500平方米土地建设标准篮球场,还联合其他球队和志愿者深入南乡村委开展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宣传和防治工作。此外,全镇182支互助工作队1984名互助队员带动群众1.6万人次,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高校突击队开展夏令营、家电义修等活动,爱运体育馆开设困境儿童公益游泳班,村民主动出让土地、参与典型村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广中医、顺职大2所高校派出9支突击队开展多元夏令营活动,并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家电义修和中医推广活动;爱运体育馆免费提供场地支持和教学支持,开设困境儿童公益游泳班;黄湾村委竹围村热心村民自行出具设计图并进行施工、配合村委开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同时主动出让近1000平方米支持标准篮球场建设。
黄湾村委队球员动员村民让地建设篮球场
爱运体育馆开设公益游泳班
从赛前到赛后,六都镇成功在“村BA”赛场上点燃了灼热的“火”、扇起了文明的“风”,并将乡风文明、精神文明因子嵌入乡土肌理,汇聚起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动能。接下来,六都镇将从建立持续机制上入手、从传承文化和链接经济上发力,持续办好“村BA”等体育赛事,探索更多将“村BA”实现从短暂热潮到持续影响的跨越路径,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出实绩、见成效。
通讯员丨梁 艳
来源:云安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