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以质量强链工作为支撑 赋能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2 21:15 2

摘要:黔东南州质量强州和知识产权强州联席会议办公室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动能,植入卓越绩效管理理念,下发《2025年质量强州建设推进计划》,为全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黔东南州质量强州和知识产权强州联席会议办公室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动能,植入卓越绩效管理理念,下发《2025年质量强州建设推进计划》,为全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四早”领航,质量强州开新局

黔东南州质量强州和知识产权强州联席会议办公室以“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理念统筹全年质量工作,锚定工业产品、农产品、工程质量等八大领域50多项重点任务,明确“到2025年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98%”等硬指标,推动质量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依托“村超”“村BA”“村T”等文体IP流量优势,增加属地第三产业收入。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榕江县餐饮行业营业收入12.27亿元。2024年国庆期间,榕江县共接待游客49.9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19.7%。推动“苗侗山珍”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提升达50亿元。创新打造“质量+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赛事热度转化为品牌势能,带动酸汤、蓝莓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2024年,黔东南州酸汤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品牌价值评估超30亿元,带动就业近万人。形成质量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黔东南案例”。

科技赋能,特色产业树标杆

黔东南州聚焦新能源、生态食品、民族医药等优势领域,加速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技术,结合AI新技能,利用“贵质通”系统搞好服务。为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黔玻永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提供全链条质量技术支持。在“一酸一甜”产业布局中,凯里酸汤产业园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国际认证,年产值突破20亿元;麻江蓝莓深加工项目引入智能化生产线,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30%。三穗鸭产业依托“品种培优+品牌创建”双轮驱动。借助佛山大学今年3月到黔东南调研之机,建立黔东南州鸭鹅专班与佛山大学联系机制,引进优强龙头企业。2024年鸭鹅出栏量突破500万羽,全产业链产值达8亿元,带动2.6万户农户增收。构建从养殖到餐桌的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力争年产值增长15%以上。2023年以来,全州规模以上工业稳步增加,新能源电池材料、再生资源循环材料等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大幅度提升。省级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连续3年保持全省第一,达98.5%。

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助推发展

黔东南州努力突破传统思维,强化品牌宣传推荐,引导企业增品种、强质量、树品牌,以质量强链工程为抓手。借助锅圈入驻黔东南州优势,用好锅圈食汇全国1万余家门店市场影响力,同步开拓线上直播短视频及线下品牌矩阵,快速打通产品销售端,提升酸汤优质品牌,推动酸汤产业高效发展。逐步引导辖区内的亮欢寨、三穗鸭和麻江蓝莓等特色产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将质量管理体系融入其中,构建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质量管理模式,覆盖采购、生产、管理、销售等全链条监管思路,实现对各环节的精准把控。

围绕新能源电池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等产业,立项实施15个质量强链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提质。计划通过实施“质量融资增信”计划,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黔质贷”等专项产品,年内力争质量融资规模突破8亿元。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培育3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推广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先进经验,利用“酸汤产业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之机,形成“质量—技术—品牌”良性循环。

协同共建,筑牢质量强州根基

以实现对全国质量标杆企业、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专利奖,零突破为牵引。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质量共治格局。以榕江县、台江县入选国家质量强县培育库,依托数字化服务平台动态监测质量数据,为产业决策提供科技支撑。打造独具贵州特色的“两村”质量品牌,将“村BA”“村超”作为质量工作重要载体,创造性地探索出适合州情、可供复制推广的质量工作经验,为全州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在公共服务领域,凯里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三穗县医养结合示范园区等项目,以高标准服务提升民生获得感。全州在开展“质量月”“3•15”等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据统计,黔东南州2024年全州生产总值14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质量品牌建设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全省平均水平。全州将持续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打造民族地区质量发展新高地,为“锦绣黔东南”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 姚敦根

编辑 余光燕

二审 安通

三审 熊诚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