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上半场”属于算力,那“下半场”呢?券商首席这样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17:04 2

摘要:当AI算力股的股价已经涨上了天,当无数投资者开始恐高时,一个更深刻、也更关键的问题,正摆在所有人面前:AI的“上半场”属于算力,那么,“下半场”的机会,究竟在哪里?

当AI算力股的股价已经涨上了天,当无数投资者开始恐高时,一个更深刻、也更关键的问题,正摆在所有人面前:AI的“上半场”属于算力,那么,“下半场”的机会,究竟在哪里?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整个AI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最强“政策东风”。而兴业证券的这篇深度报告,则通过复盘历史,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幅AI行情“下半场”的投资路线图。

报告指出,要看懂“AI+”的未来,最好的镜子,就是上一轮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牛市。

回顾当年的演绎路径,你会发现一个极其清晰的规律:

第一阶段(2009-2010):“先修路”
随着3G技术和iPhone 4的问世,最先爆发的,是上游的电子等硬件公司。第二阶段(2013年起):“路上跑车”
当“路”修好后,产业重心自然向下游延伸。手游、微信支付等应用开始爆发,行情扩散至传媒、计算机等中下游领域。第三阶段(2015年起):“万物互联”
当“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情彻底“出圈”。从金融、教育到医疗,科技赋能推动行情百花齐放, 诞生了无数的跨界牛股。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与“互联网+”类似,AI作为一项通用技术,其行情也必将经历从上游算力(修路),到下游应用(跑车)的扩散过程。

既然扩散是必然,那么,哪些“AI+”的领域,最有望成为下一波的主角?兴证策略,从四个维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选股框架”:

看海外经验:美股已经跑出了一批AI应用牛股,集中在To-B端的云服务、ERP、数据分析,和To-C端的社交平台、游戏、医疗、教育等领域。看国内景气:2025年,国内有望迎来景气“困境反转”或“加速”的AI应用领域,包括AI手机/PC、人形机器人、网络安全、在线教育、游戏等。看业绩匹配:综合来看,目前业绩不错、但本轮涨幅相对较低的,主要集中在软件服务(运营商、ERP软件)和下游应用(智慧医疗、在线教育、游戏)。看筹码结构:目前机构资金配置比例还很低、堪称“价值洼地”的,主要集中在软件(网络安全、办公软件)和服务(云计算、SAAS)等领域。

科技圈的投资人们也坐不住了,纷纷下场“开卷”:

一个AI算力股的坚定持有者:别听他们忽悠了!应用层的东西,都还是镜花水月,有几个能挣钱的?算力才是最硬的“卖水人”逻辑,只要AI发展,就离不开算力。我选择继续抱紧我的光模块不动。

一个软件应用行业的分析师:上半场你们吃肉,也该轮到我们喝汤了吧?DeepSeek都出来给国产芯片适配了,说明生态快打通了。等应用一爆发,我们软件公司的估值,那才是星辰大海!

一个TMT基金经理: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算力是“确定性”,应用是“想象力”。最好的策略,当然是两边都配一点。既要有“压舱石”,又要有“进攻矛”,这才是穿越牛熊的王道。

所以说,AI的这场盛宴,可能才刚刚“上完凉菜”。上半场属于硬件的狂欢,或许只是为下半场更广阔的应用天地,拉开了一道序幕。至于你选择继续留在“算力”的牌桌上,还是去“应用”的新牌桌上找机会,就看各自的认知了。

来源:小喇叭一点号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