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堪称无敌般的存在。攻打祝家庄、曾头市、高唐州,乃至北征辽国时,尽管有小败,但梁山好汉作为战将,从未出现 “损兵折将” 的情况。然而,随着征战规模扩大,共有59位好汉战死,10位病死,还有1位(未参与征战,如此一来,梁山共损失70位好汉。
在《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堪称无敌般的存在。攻打祝家庄、曾头市、高唐州,乃至北征辽国时,尽管有小败,但梁山好汉作为战将,从未出现 “损兵折将” 的情况。然而,随着征战规模扩大,共有59位好汉战死,10位病死,还有1位(未参与征战,如此一来,梁山共损失70位好汉。后来,安道全、萧让等被调走,李应、阮小七等战后隐退。最终,得胜还朝的好汉所剩无几。这不禁让人想问,宋江牺牲众多兄弟,到底换得个什么官职?
书中记载,宋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卢俊义则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那么,武德、武功大夫以及安抚使究竟是什么官职?
武德、武功大夫严格来说并非官职,而是官阶,类似如今的科级、副科级、处级、副处级等。宋徽宗时期,武官共分53阶,武德大夫是第28阶,武功大夫是第27阶。仅看官阶,卢俊义官阶高于宋江。若从品阶算,武功大夫与武德大夫相同,均为正七品,大致与县令同级。当然,这只是大致相当,毕竟宋朝重文轻武,文官与武官品级系统不同。武官品级最高的太尉为二品,相比之下,武德、武功大夫的正七品,也不算太高。
那庐州、楚州安抚使又是什么官呢?这需讲讲古代地方行政变迁。东汉末年,行政划分为县、郡、州三级,当时县相当于现在区县,郡大致相当于地级市,州相当于现在的省,甚至范围更大,如益州,涵盖现今四川、陕南、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后来,州的级别逐渐降低。
到宋代,州变得与汉代的郡差不多,庐州大致相当于汉代的庐江郡。郡州长官称知州,有些地方叫府尹,像包拯就是开封府尹。楚州、庐州地域不大,下辖5到8个县。安抚使看似名号响亮,实则是朝廷派遣官员。北宋重文轻武,对地方官也极为防范,设有诸多限制并分化权力。除行政长官外,还有各类 “使”,即中央派遣官员,通常有安抚使、转运使、按察使、提点刑狱公使,分别分管军事、漕运、刑法和粮食。宋江的楚州安抚使实际上是楚州地区军事长官,不过主要负责当地治安与安全。
汉朝和唐朝开国之初,都实行过均田免赋。大乱之后,兵荒马乱、天灾频发,人口大量减少,地多人少,政府便按人口分配土地,使百姓有地种、有房住,避免流民问题。但宋朝不同,开国虽有战事,却并非全社会性动乱,战争规模不大且持续时间不长,无法实施均田免赋,流民问题严重。于是,宋朝将流民吸纳进军队系统,给予钱粮,让他们安分。当时有 “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的说法。为何地方军事长官叫安抚使呢?因其职责包括管理流民、缉拿盗匪,故而得名。宋江的楚州安抚使,看似官职大,实则品级不高,仅为五品,权力也有限,管辖人数不过几千到万吧人。
所以,《水浒传》中不合理之处在于,蔡京、高俅这样一二品的大官,竟整日费心思对付一帮草寇,实在是匪夷所思。即便宋江、卢俊义当了安抚使,以他们的官职,也根本难以入蔡京、高俅之眼!
来源:麻辣涂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