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SE|胰岛素周制剂——从循证到实践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19:27 1

摘要:随着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胰岛素周制剂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受到临床广泛关注。依柯胰岛素兼顾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与当下“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高度契合。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应用依柯胰岛素治疗T2DM患者呢?

本文共计3000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导语:随着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胰岛素周制剂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受到临床广泛关注。依柯胰岛素兼顾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与当下“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高度契合。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应用依柯胰岛素治疗T2DM患者呢?

在近期的2025CSE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石勇铨教授主持的“从循证到实践:胰岛素周制剂的临床应用”专题讲座环节中,来自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高政南教授针对依柯胰岛素的临床实践进行了十分精彩的报告,为临床医生实际应用依柯胰岛素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整理专题要点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报告伊始,高教授简要回顾了依柯胰岛素从研发到实践的历程。依柯胰岛素基于丰富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于2024年6月在我国获批2型糖尿病(T2DM)适应证12,大幅提高了药物可及性,惠及更多患者。目前,依柯胰岛素已被写入《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3,临床价值获得进一步认可。

报告中,高教授从“临床实践”“特殊人群/特殊情况”两大方面,清晰地解答了依柯胰岛素在临床应用的诸多关键问题。

聚焦临床——依柯胰岛素临床应用五大核心问题

依柯胰岛素推荐起始剂量或转换剂量是多少?如何进行剂量调整?

表1.基础胰岛素可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计算起始剂量3,5-10

高教授结合一例真实病例对“如何个体化起始依柯胰岛素”进行了讲解:该患者使用2种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2月前建议起始基础胰岛素日制剂治疗,患者因抗拒注射,拒绝胰岛素治疗,本次就诊建议起始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治疗,患者接受。患者属于超重(BMI 26kg/m²),依据指南建议基础胰岛素剂量考虑0.2 U/kg/d起始,故依柯胰岛素的起始剂量为100U(0.2 U×70×7),随后依柯胰岛素治疗一直维持在100U/周,血糖控制稳定。

从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基础胰岛素转换的T2DM患者:不需要一次性额外剂量的患者,第1周剂量为每日基础胰岛素总剂量 ×7,再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10单位的整数倍,随后进行每周个体化剂量调整4。想寻求更快地实现血糖控制、需要一次性额外剂量的患者,第1周剂量为基础胰岛素的日总剂量乘以7,然后乘以1.5,再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10单位的整数倍4。第2周的给药物剂量为原基础胰岛素的日剂量乘以7,随后根据预设的空腹血糖目标,遵循“20-0-20”原则调整每周剂量。

依柯胰岛素给予或不给予一次性额外剂量对转换初期血糖控制有何差异?

基于ONWARDS 2和4研究,对转换为依柯胰岛素治疗时,给予或不给予50%一次性额外剂量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 PK/PD 建模,结果显示在转换1-2周后,不给予50%一次性额外剂量与给予50%一次性额外剂量相比,早餐前自我血糖监测(SMBG)会出现轻微、短暂的增加。在转换后第4周,两组早餐前 SMBG 值会降至相似高教授简要分享了一例一次性给予依柯胰岛素50%额外剂量的真实病例:该患者既往使用两种OAD联合甘精胰岛素20U及利拉鲁肽1.8mg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HbA1c)9.70%],属于超重(BMI 27kg/m²)。将患者基础胰岛素日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日制剂都升级成周制剂:依柯胰岛素第1周的剂量为200U(20U×7×1.5=210U,为了快速且安全降糖,给予一次性50%的额外剂量,在此基础上酌情略减10U),司美格鲁肽为1mg。该患者将每日注射两针简化成每周注射两针,简化治疗方案同时实现了良好的血糖控制。

依柯胰岛素遗漏注射时该如何处理?

如果遗漏用药仍在3天内,则T2DM患者可恢复其原计划的每周一次给药方案,并监测空腹血糖。如果超过3天,仍应尽快补注射,然后将每周一次给药方案变更为在一周中给予遗漏剂量的同一天给药。如果患者希望恢复至原始给药日,则可将后续给药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继延长以最终恢复至原始给药日43期临床研究ONWARDS1~5证实,依柯胰岛素与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的低血糖发生风险相当(图1)12-16。ONWARDS 1、2和4通过CGM评价依柯胰岛素治疗的低血糖情况,结果显示在T2DM中依柯胰岛素治疗的低血糖持续时间与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相似11,17。ONWARDS 4显示,在T2DM中依柯胰岛素治疗与甘精胰岛素U100相比,低血糖事件每周分布模式相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都没有明显的聚集现象16依柯胰岛素治疗发生低血糖的处理方法与基础胰岛素日制剂一致:轻度低血糖可口服葡萄糖或含糖制品治疗;严重低血糖可由受过培训的人员通过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鼻腔给药胰高糖素或由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通过静脉给予葡萄糖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在10-15分钟内对胰高糖素无反应,则必须静脉注射葡萄糖4ONWARDS 9 研究旨在评估在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基于CGM指标(早餐前CGM目标:4.4-7.2mmol/L)每周调整一次依柯胰岛素剂量对其血糖疗效、安全性和波动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26周后患者平均HbA1c水平较基线下降1.17%(从8.18%下降至7.00%,P ,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血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和血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三大核心指标全面达标,并且安全性良好;第22-26周,92%的患者达到血糖变异系数(CV)18。提示CGM 可有效指导依柯胰岛素剂量调整,优化血糖控制。

复杂实践——满足不同特征T2DM患者及不同临床情况的治疗需求

在真实世界中,T2DM患者特征及临床情况复杂多样。高教授特别强调,ONWARDS1-5研究的多项事后分析证实,依柯胰岛素在不同年龄、肾功能等T2D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一致,可满足不同特征T2DM患者的治疗需求:

不同年龄患者使用依柯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年龄亚组依柯胰岛素组较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组HbA1c降幅更大(ONWARDS 4研究中>65岁亚组除外),2级或3级低血糖发生率相似。在大部分年龄亚组(除ONWARDS 4研究中<55岁和≥ 65岁亚组)中,依柯胰岛素组安全达标#率均高于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组(图2)19图2.ONWARDS 1-5研究年龄亚组:依柯胰岛素的安全达标一项事后分析评估了ONWARDS 1-5研究中成人体力活动相关2级或3级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显示,依柯胰岛素组的T2DM患者体力活动相关2级或3级低血糖发生率与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组相似,并未增加体力活动相关低血糖发生率20。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肾功能亚组中依柯胰岛素组与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组HbA1c率保持一致(图3)。在最后两周治疗中,依柯胰岛素组相较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组的平均每周胰岛素总剂量在不同肾功能亚组中未发现明显差异21图3.ONWARDS 1-5研究肾功能亚组:依柯胰岛素的安全达标

联合GLP-1RA或SGLT2i是否会影响依柯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22。提示依柯胰岛素在T2D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不受基线GLP-1RA/SGLT2i治疗史影响。

石勇铨教授:

高政南教授的精彩讲解,帮助大家更清晰地明确了依柯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细节。在临床实践中,依柯胰岛素在T2DM患者中的的起始剂量与转换方案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同时可利用“周制剂+CGM”模式进一步助力血糖管理。依柯胰岛素在保障疗效、安全性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且在不同临床特征T2DM患者及不同临床情况中具有一致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年龄层面,数据显示不同年龄层患者使用依柯胰岛素的疗效与安全性风险无显著差异,明确了老年人使用该药物的良好安全性;在肾功能影响方面,针对肾功能不全人群的观察表明,即便对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降低的患者,依柯胰岛素仍能保持稳定的疗效与安全性,无需过度担忧肾功能对用药的影响;在特殊场景下,体力活动并未改变依柯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其风险与基础胰岛素日制剂相比无差异;而在药物联用场景中,与GLP-1RA、SGLT2i联用时,依柯胰岛素疗效和安全性也未受影响。未来,随着更多真实数据的积累,依柯胰岛素将为更多T2DM患者带来更优质的血糖管理!

*基础胰岛素日制剂:包括甘精胰岛素U100/U300和德谷胰岛素

1c

专家简介

石勇铨教授

医学博士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名誉主任 学科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副会长

解放军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

解放军医学会内分泌专业青年委员会主委

中初保内分泌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内科年鉴》副主编

专家简介

高政南教授

大连名医 领军人才 博士研究生导师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学术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 中西医结合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常务委员

大连市内分泌学会前任主任委员

本文由诺和诺德公益支持,仅用于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糖尿病诊疗等专业内容。

参考文献:

[1]https://www.nmpa.gov.cn/zhuanti/cxylqx/cxypxx/20240624172418171.html.

[2]《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00):16-139.

[4]依柯胰岛素说明书(2025年1月24日版).

[5]ADA. Diabetes Care 2025;48(Supplement_1):S181–S206.

[6]Davies MJ, et al. Diabetologia. 2022 Sep 24:1–42.

[7]冉兴无等,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10):721-728.

[8]国家老年医学中心等,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4, 43(02):105-147.

[9]Wang W, et al. Diabetes Ther. 2024 Mar;15(3):725-739.

[10]Zhang Q, et al. J Diabetes Investig. 2025 May;16(5):842-851.

[11]Lingvay I et al. ATTD 2024. March 6–9. Lingvay I, et al. Endocr Pract. 2024 Dec 2. Online ahead of print.

[12]Rosenstock J et al. N Engl J Med. 2020;383:2107-211.

[13]Lingvay I et al. JAMA 2023;330(3):228–237.

[14]Bajaj HS et al. Ann Intern Med 2023; 176;1476–1485.

[15]Philis-Tsimikas A,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3 Jun;11(6):414-425.

[16]Mathieu C et al. Lancet 2023; 401(10392):1929–40.

[17]Bergenstal R. et al. 2023 ADA scientific sessions. ePoster 85-LB.

[18]Bergenstal RM, et al. Diabetes Technol Ther. 2025 Mar 5.

[19]Lingvay I,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5 Mar 19:dgaf168.

[20]Riddell MC, et al. Diabetologia. 2025 Apr 5.

[21]Rossing P,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5 Apr;27(4):2259-2270.

[22]Vilsbøll T,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5 Jun;27(6):3165-3175.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