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春》山西省青少年法治广播第20241201期(总261期)《网络犯罪》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17:46 1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社会各行业迅速普及,计算机犯罪案件呈迅猛增长的态势,不法行为人的犯罪技术和犯罪方法都有很大的改进。

主持人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社会各行业迅速普及,计算机犯罪案件呈迅猛增长的态势,不法行为人的犯罪技术和犯罪方法都有很大的改进。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网络犯罪的相关内容。

普法小姐姐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普法小姐姐。

我们先来看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23年,吴某通过QQ认识了一名网友,在该网友的安排下,吴某使用笔记本电脑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文件,并将涉及企业法人、政府领导、高校师生的姓名、电话号码、岗位、邮箱和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整理排版后发送至一台操控实施“短信”诈骗的电脑上。

吴某等人非法获取数据文档共计1000余件,涉及个人信息达14000余条,虚拟币账户中与该网友结算交易流水折合人民币10000余元,被告人吴某非法获利折合人民币700余元。

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吴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出售,牟取非法利益,危害公民信息安全,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判处吴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主持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生活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也容易造成信息泄露,犯罪分子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甚至被诈骗集团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普法小姐姐

案例二:

2022年,梁某明知杨某提供的银行卡账户内资金系电信网络犯罪所得的情况下,按照上线的安排,协助其将账户内资金转移至上线指定账户。当该银行卡账户被封控后,梁某安排被告人段某取现并将钱款转移至上线指定的账户。

二人帮助转移资金共计人民币17万余元,上述银行卡涉及被害人杨某、毛某被诈骗资金共计11000余元。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梁某、段某在明知银行卡账户内资金系电信网络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仍予以协助转移,其行为均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主持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犯罪的形式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黑客攻击、数据窃取、网络诈骗、网络恐怖主义等犯罪行为给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威胁。

普法小姐姐

目前网络犯罪种类大致分为两种:

(一)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如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等。

(二)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如电子讹诈;电子色情服务、虚假广告;网上洗钱;在线侮辱、毁谤;网上组织邪教组织;在线间谍;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

主持人

为什么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呈多发趋势增长,较普通案件更难以抑制呢?

普法小姐姐

一是犯罪手段的隐蔽性

二是犯罪危害的严重性

传统的犯罪一般只局限于一时一地,网络犯罪则可能造成全世界的网络受到破坏,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实施的涉及经济利益性犯罪,其非法获利或在客观上造成的损害通常较大。

三是犯罪本身的“虚幻”性

网络犯罪不同于传统的犯罪,它通常不附加暴力,一般不直接针对公众,使得其社会危害性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使人们难以看清网络犯罪的危害性。

主持人

为有效打击网络犯罪,我国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规予以约束呢?

普法小姐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明确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的,将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于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销售违禁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发布相关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如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情节严重的,也构成犯罪。

主持人

网络非法外之地,科技的更新迭代不应该用于违法犯罪。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才能保护我们的个人权益不受侵犯。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