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信吗?从0开始直接设计并创造一个地球上从未有过的全新生命出来,这项研究来自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发表在7月31日顶刊《科学》杂志上。
你敢信吗?从0开始直接设计并创造一个地球上从未有过的全新生命出来,这项研究来自英国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发表在7月31日顶刊《科学》杂志上。
你没看错,这群英国科学家推翻了造物主沿用了38亿年的设计图,像编写电脑代码一样,成功制造出一种名为Syn57的全新大肠杆菌。它的DNA被人类进行了101,000处颠覆性修改,堪称“生命史上的魔改第一版”!
这项工程的浩大程度,相当于把一部百万字的《红楼梦》从头到尾重写一遍,不仅要保留原意,还要删掉7个最常用的汉字,再用其他字替代,并且保证整本书依然能读通顺。
这项看似疯狂的举动,不仅没有让这个小生命当场死亡,螺旋升天,反而赋予了它一种近乎“神”的能力,一个可能彻底改变我们未来的超能力。
◆ 01 如何修改生命系统的出厂设置?
你可能会问,科学家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吃饱了撑的吗?
恰恰相反,他们是在下一盘大棋。要理解这盘棋,你得先知道生命是如何“阅读”DNA这本天书的。
我们都知道,DNA由A、T、C、G四种碱基“字母”组成。细胞在制造蛋白质时,会以三个字母为一组来阅读,这个三字母组合就是“密码子”。比如TCG就是一个密码子,它对应一种叫做“丝氨酸”的蛋白质原料。
但这里有个玄机:地球生命虽然有4x4x4=64种密码子,但常用的蛋白质原料(氨基酸)却只有20种。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密码”有大量的冗余!
自然界的遗传密码其实有点啰嗦。就像土豆、马铃薯、洋芋都指向同一种蔬菜,有好几个不同的密码词也指向同一种氨基酸原料。
科学家们做的,就是一场生命语言的“精简运动”。他们在大肠杆菌的基因组里,把所有代表“马铃薯”和“洋芋”的地方,都强制改成了“土豆”。
这样一来,“马铃薯”和“洋芋”这两个词就从这本生命的字典里被删除了,变成了“空闲代码”。而这一次,他们一口气腾出了整整7个这样的空闲代码!
◆ 02 揭秘“造神”之路:三步合成全新生命
你肯定好奇,这么逆天的人造生命,科学家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整个过程堪称一场分子级别的超级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设计蓝图 (Design)
首先,科学家们在电脑上对大肠杆菌400万个碱基字母组成的完整基因组进行了一次“超级编辑”。
这项工作的核心是查找与替换。他们编写程序,找到了基因组里所有出现的7个目标密码子(比如代表“马铃薯”和“洋芋”的密码),然后用它们同义的密码子(比如“土豆”)进行了一对一的替换。
经过这次操作,一张包含了101,000处修改的、地球上从未有过的全新基因蓝图,就在数字世界里诞生了。
第二步:打印零件 (Synthesis)
有了蓝图,下一步就是将它变为现实。科学家们利用DNA合成仪,像打印机一样,把A、T、C、G四种化学原料,按照蓝图的设计,一个个连接起来,“打印”出一段段的DNA片段。
但因为整个基因组太长了,一次性打印400万个字母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将整个基因组分成了许多个小片段分别打印。这就好像是把建造一艘航母的图纸,拆分成了无数个小零件的设计图,然后分别制造这些零件。
这是整个过程中最艰难、最耗时、也最关键的一步。因为10万多次修改里,难免有一些改动会意外地对生命造成伤害,就像软件代码里的“Bug”。
他们的做法极具巧思:
小片段测试:他们先把一小段“人造”的DNA片段,植入到正常的大肠杆菌中,替换掉它体内对应的部分。
寻找Bug:然后观察这个被部分改造的细菌还能不能活。如果它死了或者状态很差,就说明这个片段里存在致命的“Bug”。科学家就需要找出是哪一个修改出了问题,并修复它。
从小到大,逐步合并:当一个片段被证明是“安全无害”的之后,他们就会把它和另一个同样被证明安全的片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安全的片段。
循环往复:他们不断重复这个测试-修复-合并的循环,像滚雪球一样,把安全的DNA片段越滚越大,直到最后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包含10万多处修改、但又能让生命正常运作的全新基因组!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玩一场世界上最复杂、最昂贵的“分子乐高”,不仅要拼对,还要保证每个零件都不会让模型散架。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生命的蓝屏死机!
◆ 03 解放的代码,如何赋予“人造生命”超能力?
你肯定会问,这些被解放的“空闲代码”有什么用?用处大到你可能完全无法想象!
超能力一:金钟罩护体,从此病毒是路人
病毒,是所有生物公司的噩梦。它就像个狡猾的黑客,入侵细胞后,会用细胞自己的“语言”下达指令,让细胞工厂疯狂复制自己,最终导致细胞破裂,全军覆没。
但现在,科学家把细胞的“语言”给改了!
这就像黑客的病毒程序是用中文写的,结果发现中招的电脑系统,被我们魔改成只认火星文了。黑客当场懵圈,它的指令变成了一堆乱码,一个病毒都复制不出来!
当病毒入侵 Syn57 这种“人造生命”时,它的遗传指令里恰好包含了那些已经被废除的“密码子”。Syn57 的细胞工厂根本不认识这些指令,直接把它当成乱码忽略掉。
结果就是:病毒无法复制,感染链被当场切断。
这意味着,未来用于生产胰岛素、疫苗、人造肉、化妆品原料的生物工厂,将再也不用担心被病毒污染,生产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提升百倍!这是一个价值千亿的市场!
超能力二:无中生有,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超级蛋白”
如果说免疫病毒是“防守”,那创造新蛋白就是“开天辟地”般的“进攻”。
我们腾出来的7个“空闲代码”可以被赋予全新的意义!科学家可以指定它们去代表自然界不存在的“非天然氨基酸”。
这有什么用?这就像我们玩乐高,本来只有20种颜色的积木,现在我们一口气多了7种全新的颜色和形状。用这些新积木,我们可以搭建出前所未有的东西。
这等于是在生命这本大字典里,人类第一次获得了添加“新词”的权力。这些新词可以构建出自然界不存在的超级蛋白质,可能带来的是超级药物、超级材料,甚至是解决环境污染的超级酶。
一个能精准杀死癌细胞的“生物导弹”?一种比蛛丝还坚韧的“人造肌肉”?一个能高效分解塑料的“环保卫士”?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掌握了改写生命密码的权力而成为可能。
◆ 04 黎明前的挑战与沉思
当然,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从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这个“天选之子”Syn57 还有一个小缺点:它比普通的同伴长得慢一些。在投入工业化应用前,科学家们还需要为它“优化升级”。
但无论如何,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这项研究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技术本身。
我们可能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黎明,人类正从生命的“阅读者”,历史性地转变为生命的“编写者”。这支笔,既可以写下奇迹,也承载着千钧之重。
这可能是人类智慧的又一座丰碑,也可能是对所有生命的一次深刻拷问。当我们开始扮演“造物主”的角色时,我们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Robertson, W. E., Rehm, F. B. H., Spinck, M., Schumann, R. L., et al., & Chin, J. W. (2025). Escherichia coli with a 57-codon genetic code.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dy4368
来源:徐德文科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