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央妈那么快赞扬,心里都要发凉了。这操作真是果断到炸裂,比赛刚结束,秒点赞秒文字,竟然还不是“恭喜”那么简单,而是连连夸,两姑娘“都是好样的”,仿佛比赛结束后,央妈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完成得漂亮,继续努力。”都说戏说的厉害,但这种现场反应,真让人觉得脸都被打
看到央妈那么快赞扬,心里都要发凉了。这操作真是果断到炸裂,比赛刚结束,秒点赞秒文字,竟然还不是“恭喜”那么简单,而是连连夸,两姑娘“都是好样的”,仿佛比赛结束后,央妈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完成得漂亮,继续努力。”都说戏说的厉害,但这种现场反应,真让人觉得脸都被打了,怎么说呢,官方的称赞变成了快餐一样的速度,真是让人觉得“你们表现得好,快点收工我还得赶紧夸”这种感觉。
我还记得那场比赛最后一球落地的瞬间,心跳都快跟不上节奏了。结果刚刚落地,央妈点赞评论马上上线,配文“谢谢带来精彩比拼”。这两个字,好像在告诉大家:“哎呀,比拼完了,我心情还在升温,快来点赞啊。”哎,真是秒杀一切的效率,也难怪国外那些评论说,“中国运动员什么时候都得接受你央妈的速评快评,像打快手广告似的。”你说央妈也好,官方也罢,总喜欢用最快的反应告诉世人:“你们表现得不错,别的不重要,快点赞。”
这次还能看到莎莎笑着说,“我两天拿到两座冠军杯,自己还得继续努力。”这句话出来,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吧?不像有些人比赛完了还遮遮掩掩、喜欢装淡定。莎莎知道如何用谦虚掩饰自信,也知道怎么用低调表现自己的高光,没有燥了,反倒让人觉得舒服。还有一句更打动我,“她很棒,世界第一实至名归,永远支持你。”听这话,心里都暖了,虽然热搜那么快,夸奖也是点到即止,但有心意。
要说央妈的速度,绝了。这次比赛刚结束,夸奖就跟快递似的,宛如任意门一样到位。想想那些国外媒体都在调侃,说“国乒出场的方式,就是在比赛刚结束瞬间推倒重播、秒赞秒评论。”我的天,确实如此。自己女儿赢了,倒是你吹牛的手速真快。这让人觉得“你们分秒不差的速度,就是为了告诉全世界,我们的孩子多棒。”但也有人说,你这操作难免有点过度。毕竟比赛本身还在回味、还在想是不是犯了什么错,央妈就已经甩出“你们表现太棒了”这样的公众表态,让人觉得到底是谁在比赛现场的时候把心理线都拉得紧紧的。
而且,莎莎那句“还不以为傲,还高度赞扬对手”,别说,真是大度又屏蔽了所有偏见。她的谦虚,反倒让人觉得好像整个比赛环境,就像那年奥运会拿到金牌不骄傲,却笑着说:“我还要更努力。”当时就觉得:嗯,这就是我们运动员的底色。谁都知道,她其实心里很自信,但那份谦虚,却让人觉得特别有希望。就像央妈那句“谢谢带来的精彩比拼”,用一种包含自己心意的方式,表达出了对对手的敬意,也承认了比赛的艰难。
我越发觉得,这一切都在证明:国内的氛围,看到哪怕一段时间的成绩突破,会被扑面而来的官方“快闪表扬”盖住。在这个圈子里,谁都知道,培养出来的水平,背后都是静悄悄的努力。可你得承认,很多时候,公众的第一反应还得是“快、狠、准。”快到让人窒息,狠到让你一点反应空间都没有,准到让你觉得,谁赢都能得到“你很棒”的敲门砖。
偏偏关心的不是谁赢了,而是“这个官方表扬是不是有点刷屏”。尤其是央妈的评论,几乎出现在比赛还剩几秒时,就已在各大平台滚动播出。那种“秒秒钟点赞+夸奖”的节奏,真能让人思考:咱们的比赛,早就不单是拼实力了,更像是一场全民的“速度秀”。谁的手快,谁就先赢。你讨厌吗?也许吧,但客观说,谁都不想在这种“官方快手”里落后。
曼昱也在旁边不停吐槽,“桥本体能消耗太大了。”这点我特别有感触。咱们两个都知道,国际比赛的战线,往往比想象中硬。曼昱拼到脸上都挂满了汗,比赛激烈得都快看不出输赢了。两人打得都很拼,谁都没有白费力气。咱们这个体系就是这样:赢了活得快乐,输了也是成长。可让人窝心的是,哪怕输得很痛苦时,也能看到大家嘴角那一抹微笑,比如曼昱那句“我尽全力了。”咱这国家体育的底色,就是拼搏后还能笑着说“没关系,下次再来”。
说完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反正我的感受就是,没能看到全部过程的痛苦,也没能看到赛场上那种“撕裂式”的拼尽全力,反倒变成了媒体铺天盖地的“快讯+赞美”。起码,咱们的喜欢还是真诚的——“无论谁夺冠都是好事,祝贺莎莎,也祝贺曼昱。”其实我挺喜欢莎莎的,不但打球棒,还特别谦虚、心态好。央妈一出口就“恭喜”“谢谢”两个字,就像给你家孩子送上了最实在的鼓励。
但是看看这样操作,粉丝真会翻车吗?是不是都变成官方冠名了?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以后谁还会真心去听比赛的现场感受,只记得那秒秒钟的点赞速度和官方的“认可快递”。反正我是看够了。像这样的操作,不就告诉我们:在这个热搜时代,谁的手快、谁不是最后赢家,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吃个橘子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