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市大兴区五福堂二号路的兴 42 路公交车站,长期存在无正规站台、乘客需在机动车道候车的问题,尤其在降雨频繁及蚊虫活跃季节,居民出行安全与体验受到严重影响。更令居民不满的是,一站之隔的同线路另一座车站却有规整站台,为何同线路车站待遇悬殊?这一出行难题又该如何
导读
北京市大兴区五福堂二号路的兴 42 路公交车站,长期存在无正规站台、乘客需在机动车道候车的问题,尤其在降雨频繁及蚊虫活跃季节,居民出行安全与体验受到严重影响。更令居民不满的是,一站之隔的同线路另一座车站却有规整站台,为何同线路车站待遇悬殊?这一出行难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公交站设计存明显缺陷
家住北京市大兴区中科电商谷附近的居民张女士已在此居住 6 年,近日,她向“问北京”反映,小区附近兴 42 路公交车 “五福堂二号路站” 自设立以来,始终存在设计与管理缺陷。
张女士介绍,居民从小区前往该车站,必须横穿一条马路,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更关键的是,该车站仅竖立一块站牌,无正规候车站台,乘客只能紧贴路边站立,甚至需占用部分机动车道候车。
公交站设置在绿化带中|记者 摄
“前些天连续下雨,我亲眼看到有人在这等车时,被过往机动车溅了一身水,特别狼狈。” 张女士还补充说,当前车站周边草丛蚊虫滋生严重,本就狭窄的候车空间更让居民无处躲避,“连个能安稳站着等车的地方都没有,太不方便了!”
实地探访当天,由于天气欠佳,记者并没有在公交站遇到人群的等候高峰。但实际体验下来,由于该线路车辆间隔时间较久,候车体验确实不够理想。
如遇雨水天气,候车环境将更加恶劣|记者 摄
同线路两站待遇悬殊,引发居民不满
令五福堂二号路站附近居民更难以接受的是,与该站仅一站之隔、步行距离仅 100 多米的 “中科电商谷站”(同属兴 42 路线路),却有明显不同的待遇。
一站之隔的车站设施齐全|记者 摄
张女士介绍,2024 年,电商谷另一片区完成了集中入驻,相关方也为该区域新建了一座规整、正规的公交车站,配备完善的候车设施。而五福堂二号路站则仍维持 “仅立站牌、无站可候” 的现状,这种 “一站之隔、天壤之别” 的情况,让居民对车站设计的公平性提出质疑。
客流较小的对向车站也设置了等候区域|记者 摄
线路运营公司:无建站权限,已反馈问题
针对五福堂二号路站的设计缺陷问题,“问北京”记者以附近居民的身份,联系到了兴 42 路公交车运营方 —— 北京兴顺达客运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交车站的建设与维护并不归属运营公司负责,“我们没有建设候车亭的权利,这个事儿应该是交通局主管。”
工作人员进一步说明,已将居民反映的问题记录,并会同步至公司运营部门,再由运营部门向属地交通局反馈,后续需等待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公司暂无法直接推进整改。
属地交通局:建站受多重条件限制
大兴区交通局作为属地主管部门,在接到反馈后第一时间赴现场核查。工作人员解释,同线路的电商谷站之所以能在 2024 年新建正规候车亭,是因为该站点规划时已预留出建设空间,且周边硬化路面等基础条件完备,符合候车亭建设标准。
而“五福堂二号路站”的建设条件则存在明显短板:其周边不仅有路灯灯杆、地下电井等设施,还分布大量树木与绿植,一方面空间严重受限,无法容纳标准候车亭;另一方面地下管路复杂,迁移或改造难度极大,因此前期未在此处建设候车亭。
后续:需多部门联动,争取纳入建设计划
对于五福堂二号路站的整改方向,大兴区交通局工作人员给出了明确回应:目前已联系属地政府,计划通过多部门沟通协调,尽可能改善站点建设条件。从时间规划来看,交通局每年会制定约 100 个候车亭的建设计划,2024 年的计划已临近开工;若能通过多部门协作,解决五福堂二号路站的空间、管路、绿化迁移等问题,该站点可纳入 2025 年的候车亭建设计划,逐步完善候车设施。
大兴区交通局工作人员强调,五福堂二号路站的整改需多方配合:其中绿化迁移涉及旧宫镇政府,需其协调处理站点周边绿植调整;候车亭建设则需施工单位进一步勘察,制定线路改道、管井迁移的具体方案;此外,还需联系电力、市政等部门,同步推进路灯、地下电井的迁移工作。
后续进展,“问北京”将持续关注。
欢迎广大网友为“问北京”持续提供新闻线索!
→
“问北京”还在每周五开设“小问直播间”
本周将邀请专业律师现场解答消费维权问题
欢迎您的关注!
→
小 问 说
公交站是城市服务的 “末梢神经”
直接关系居民日常出行体验
期待相关部门能更积极破解难题
让民生设施当少些 “条件限制”
多些 “主动破局”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问疫情丨
问民生丨
问民生丨
来源:问北京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