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昨天还在群里夸你新包好看,今天就背了个同款,还抢先发了朋友圈。”
“她昨天还在群里夸你新包好看,今天就背了个同款,还抢先发了朋友圈。”
这种酸里带刀的瞬间,谁没遇过?
别急着骂“塑料姐妹”,更可能是“伥鬼朋友”上线——表面热络,心里算盘噼啪响。
朋友圈九宫格越来越精致,滤镜把人都磨皮成圣人。
可线下见面,一句“你最近是不是胖了”就能把人噎住。
社交软件把“熟”字稀释成点赞之交,也把“坑”字包装成惊喜。
有人天天晒加班照,转头就私信老板打小报告;有人先夸你对象体贴,再暗戳戳发合照只裁掉你。
套路不新鲜,但总有人上当,因为“认识多年”四个字太有迷惑性。
怎么拆招?
别急着掏心窝子。
新加的好友,先晾三个月,看ta是否只在借钱、砍一刀、求转发时才出现。
老朋友也别免检,哪天突然热情爆棚,多半有事相求。
最管用的一招:把秘密分成三份,一份留给日记,一份留给家人,一份按批次给朋友。
哪天全公司都知道你分手了,回头发一圈就能精准定位漏风的人。
说到底,信任是易碎品,别一次性批发。留点底牌,才不会在翻车现场裸奔。
来源:河边悠闲钓鱼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