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拍易购再度被通告打假!究竟是镜花水月还是真数字经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0 18:17 2

摘要:政府职能部门连续发出的风险预警犹如照妖镜,揭开了某些所谓创新商业模式的神秘面纱。中卫市反诈中心与红寺堡区财政局的警示公告虽未指名道姓,但结合近期网络热议的树拍模式,不难发现其与警示特征高度吻合的经济活动轮廓。

【新型电商陷阱:当消费返利穿上数字经济外衣】
政府职能部门连续发出的风险预警犹如照妖镜,揭开了某些所谓创新商业模式的神秘面纱。中卫市反诈中心与红寺堡区财政局的警示公告虽未指名道姓,但结合近期网络热议的树拍模式,不难发现其与警示特征高度吻合的经济活动轮廓。

该平台运营存在三大致命缺陷:其一,违背基本价值规律。在产能过剩时代强行制造稀缺假象,通过人为设置的抢拍机制扭曲市场价格信号,这种"计划性饥饿营销"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其二,收益结构违背商业本质。据某第三方审计机构模拟测算,若维持现有分红比例,平台每月资金缺口将达运营收入的240%,这种依靠新用户资金填补旧用户收益的模式,与经典庞氏骗局数学模型高度吻合。其三,商品流通形成闭环陷阱。用户为套现被迫高价购买滞销商品,实质是将金融风险转嫁为实体库存,最终形成"击鼓传花"式的风险传导链。

值得关注的是,此类平台往往利用三方面监管漏洞:借助省域间执法权限制构筑防火墙,通过政企合作获取区域性背书,利用网络投诉机制消除不利信息。但政府部门的持续警示表明,随着国家跨区域金融监管协作机制的完善(2023年央行《金融稳定法》草案已明确相关条款),此类规避手段的效力正在减弱。

从永倍达到当下争议平台,其兴衰轨迹揭示出新型经济犯罪的进化特征:犯罪团伙深谙"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在政策空白区快速复制变异模式;善于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进行裂变传播;重点渗透三四线城市及县域经济体。对此,消费者应建立双重认知防线:认清所有脱离实体价值的收益都是空中楼阁,明白任何绕过金融监管的高回报都是镜花水月。

来源:防骗老李(带你避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