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时不时跟我吐槽说:做中层压力太大了,感觉自己就像“夹心饼干”一样,两头受气:领导质疑带队无方,下属抱怨争取资源不到位。
做咨询工作这些年来,我经常会和中层管理者打交道。
他们时不时跟我吐槽说:做中层压力太大了,感觉自己就像“夹心饼干”一样,两头受气:领导质疑带队无方,下属抱怨争取资源不到位。
每天大事小事干不完,大会小会不停开,时间总也不够用,压力大到掉头发。
确实,中层管理者是一家公司的腰部,既是战略的执行者,又是团队的领导者,这种双重角色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那么,如何有效减轻中层管理者的压力呢?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层管理者的压力来源。根据我自己的体验和观察,通常来自于这3个方面:
1.时间的囚徒
每个管理者都是时间的囚徒。中层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不属于自己。
高层的临时指令、下属的即时求助、跨部门的突发协调,像一把把小剪刀,把完整的工作时间剪成碎片。
比如说开会,很多中层管理者一到公司,大家都排着队等你开会。
一天开了八九个会很累,但是自己的事情一件都没做,这也是中层拿不到成果的原因。
有时候,你刚想坐下来做点重要的事情,然后各种各样的事情会打断你。
而且,当你管理的部门越来越多时,你最痛苦的就是时间管理,每天一堆人要找你去做决策或者探讨,时间根本就掌控不了。
2.高频琐事太多
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中层就像部门的 “大管家”,琐事会从四面八方涌过来。
比如,审批报销、协调资源、调解纠纷、参加例行会议、填写各种报表……这些事情很琐碎,却耗时、重复、价值低,还不得不做,成为消耗中层管理者精力的黑洞。
更可怕的是,你越 “好用”,大家越依赖你。
最后,中层成了 “救火队员”,每天忙着灭小火,却没时间预防大火,陷入 “越忙越乱,越乱越忙” 的循环。
3.团队内耗严重
中层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个职能,是协调,协调资源,协同多方工作,打破部门墙。
但这又是特别难的,每个人的目标不一致,利益不一致,想法不一致,很容易彼此内耗,出现矛盾与冲突。
而中层,夹在中间,既要当 “裁判” 调解矛盾,又要当 “和事佬” 安抚情绪,还要向领导解释 “为什么丢了客户”,心力交瘁到想辞职。
团队内耗的可怕之处,不是 “事难办”,而是 “心难齐”。
它消耗的也不仅是时间,更是中层管理者的心力:
可能你刚调解完 A 和 B 的矛盾,C 和 D 又因为分工吵起来;你刚定好客户分配规则,总有人想 “走捷径”;你想推动一个项目快速落地,却总有人故意拖后腿。
人比事复杂多了,在这种内耗的氛围下,中层的热情和精力也就慢慢耗光了。
你看,这就是中层管理者压力的三大来源。
身处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想要完全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那么中层管理者如何有效减轻压力?
1.管理时间,优先处理重要任务
时间管理中,有一个“大石头理论”。什么意思呢?
如果把时间比作一个瓶子的话,你每天要处理的大小事,就相当于大石头、小石子和沙子。
你要把瓶子装满,正确的方法是:先放大石头,再放小石子,最后撒沙子。反之,如果先放沙子,大石头就无法全部放入。
中层管理者,要管好自己的时间,可参考这个理论。
①识别你的“大石头”:在规划工作的时候,列出你这个月、这个周所有需要完成的工作,然后筛选出3件最重要的事情,聚焦在这几件事情上。
这些通常是战略规划、团队培养、重要客户关系维护等不紧急但极其重要的事务。
②优先安排“大石头”:在每周日程表中,优先为这些“大石头”预留不受干扰的整块时间,沉浸地、深度地工作,处理这些任务。
我通常会在清晨精力最充沛时处理这些重要任务,避免被日常琐事挤占。
③批量处理“小石子”和“沙子”:最后将一些不能不做的小任务集中安排在特定时间段处理,比如审批报销、邮件回复、报表填写等。
正如德鲁克所说,要让管理变得卓有成效,取决于你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花了多少的时间。
作为中层,你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能够抓住三件最重要的事情,这三件事你做好了,你的绩效就一定会好。
2.用流程清单干掉琐事
你每天需要做10件事情,总有一些事情是重复性的工作,可以通过标准化流程,高效进行解决的。
中层一定要学会利用流程和清单,减少决策成本和执行损耗,把精力留给更重要的事。
怎么去建流程呢?简单说,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识别。你要识别业务,对事进行筛选和分类,哪些是可以授权给他人做的,哪些是需要建立流程去做的。
通常来说,那些重复性的、有规律的工作,都是可以建立流程的。比如,财务的审批流程,约会周会的步骤,等等。
第二步,拆解。然后,你要对事情进行拆解,本着简单的原则,将这个事情分为若干步骤。
你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步骤,有先后顺序的,但ABC与BAC的效果肯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你拆解。
第三步,优化。拆解后,你会建立一个粗略的工作流程,接着你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去应用,去验证这个流程。
有哪些步骤要取消,有哪些步骤要合并,在验证中一步步优化。
第四步,固化。最后,就是要固化,让每个人都按照流程行事,这样每个节点做什么事,就一目了然了,因而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的变化、业务的变化,流程都会发生变化,取消、删减、重组、简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从人的温度中找助力
中层的压力,很多时候是 “单打独斗” 的执念,不愿意向别人寻求助力。
但其实,人心是有温度的,做好沟通,别人也会愿意帮你。
具体说了,就是做好向上、平行和向下三个方向的沟通。
①向上沟通要有胆量。许多中层管理者习惯于被动接受高层指令,却忽视了向上管理的重要性。向上沟通不要害怕,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诉求,明确期望和优先级,争取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高层其实是很乐意帮助下属的,关键你要主动,你不能等着领导来找你。
②平行沟通有肺腑。平行沟通的主要问题在于彼此都是同级,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利益,容易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别人的死活。“有肺腑”,就是没有隔阂,能推心置腹,互帮互助,共同把事情做好。
这就需要和其他部门建立情感联结,可经常约对方喝喝咖啡,聊聊天,不谈工作,谈一谈生活中和工作中的趣事,拉关系。
③向下沟通有心肝。你想让下属成为你的助力,那么你首先得对下属好,要愿意培养他们。你要投资时间培养团队核心成员,使他们能够独立处理更多事务。
这不仅提高了团队整体能力,而且减轻了你的负担,让你能够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
当然,要搞好人际关系,团建、裸心会都是很好的方式,有些分歧,有些矛盾,喝顿酒,袒露心扉来讲,什么事都解决了。
最后,总结一下:人到中层,压力很大。如何有效缓解压力呢?运用时间管理的“大石头理论”,重新掌控工作节奏;用流程清单,减少琐事的精力消耗;从人的温度中寻找助力,构建可持续的支持系统。
管理者的囚徒困境是时间不属于自己。
那么,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建立事情的优先级?
如何深度思考,抓住本质,找到做事的方法?
不追过程就拿不到结果,具体该怎么追?
又该如何奖优罚劣,激励员工创造更大业绩?
如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管理效率......
来源:创业酵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