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8岁的糖尿病患者方女士近日出现持续高热症状,辗转就诊后,病因逐渐清晰。经临床检查及病史回顾,其症状与日常接触宠物存在关联,相关医学分析提示需关注动物源性感染风险。
(通讯员 周珊)38岁的糖尿病患者方女士近日出现持续高热症状,辗转就诊后,病因逐渐清晰。经临床检查及病史回顾,其症状与日常接触宠物存在关联,相关医学分析提示需关注动物源性感染风险。
8月上旬,方女士已接受一周抗感染治疗,作为糖尿病患者,她无不良嗜好、生活规律,蹊跷的是,所有检查都指向肺部感染,却查不出具体病原体。高烧不退下,8月18日,方女士主动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寻求诊治。
接诊的万顺灵医师第一时间互认外院检查结果:右肺大面积感染,肺泡灌洗液NGS检测、痰培养、血培养等多项检查全做了,更棘手的是,已用强效抗感染药物,仍难以控制病情进展。“您最近有没有接触过特殊环境或动物?”在万顺灵抽丝剥茧地追问下,方女士才想起,每天步行上班都会经过一家宠物店,店里有鸟类、猫狗等动物,她几乎每天都在店外逗留几分钟,隔着玻璃逗逗宠物,偶尔还会伸手穿过栅栏摸一摸猫狗的头。结合患者的检查结果、诊疗经过和糖尿病基础病史,万顺灵敏锐判断:“不排除真菌感染!”她当即建议患者完善支气管镜检查,尽快明确诊断。检查结果印证,方女士患的正是新型隐球菌性肺炎。
新型隐球菌常藏身于土壤、禽类粪便中,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该科主任王倩主任医师解释,健康人感染后可能无症状或自愈,但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病。由于方女士本身有糖尿病基础病,免疫功能下降、调节异常,导致身体对真菌的抵抗力变弱,不仅更易感染,还可能引发真菌血行播散。而一旦宠物店卫生管理不到位,鸟类羽毛、猫狗粪便可能携带隐球菌孢子,随风或尘土飘散。即便方女士未直接接触粪便,频繁在店外停留,也可能吸入漂浮的孢子。正是环境暴露与基础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此次真菌性肺炎的发作。
明确病因后,王倩团队为方女士制定了针对性的诊疗方案。经积极治疗,方女士的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显示向好趋势。
新型隐球菌感染虽不常见,但暗藏“生活陷阱”。王倩提醒:养宠或常接触宠物的人,尤其要避免直接接触动物粪便、羽毛,接触后立即洗手;宠物居住环境要定期消毒,保持通风;糖尿病、长期服药、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较弱者,应减少前往宠物店、花鸟市场等场所的频率,必要时佩戴口罩防护。一旦出现持续发热、咳嗽且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务必如实告诉医生特殊接触史。
责任编辑:肖凯
来源:笑到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