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落实!让每日2小时体育活动成为学生成长刚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8 10:30 1

摘要: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8月27日,顺德区政协委员向军华、翁劲在顺德广播《政协委员金点子》节目中表示,经过半年攻坚,全区中小学校已100%实现“每日1节体

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8月27日,顺德区政协委员向军华、翁劲在顺德广播《政协委员金点子》节目中表示,经过半年攻坚,全区中小学校已100%实现“每日1节体育课+课后1小时锻炼”的目标,但仍需在“场地突围”和“观念破冰”两方面进一步提质增效。

政策落地生根:从“纸面要求”到“百分百落实”

自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发布以来,佛山市教育局迅速响应,出台《关于全力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通知》及《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安排指导表》等文件,明确要求各校调整课程计划与作息时间。

“经过约半年的适应,顺德区中小学生每日一节体育课、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要求,已100%落实。”翁劲委员充分肯定了这一成效。这一成绩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上月教育部赴广东调研组在顺德实地考察后予以积极评价。

学生在课间进行体育运动。

向军华委员在实地调研2个镇街的5所小学和2所中学后也表示:“顺德的落实情况相当理想。家长和老师普遍反映,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较之前明显改善。多位校领导表示,政策实施半年来,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已呈明显下降趋势,身体素质显著提升。”

破题之道:空间挖潜、活动创新与共识凝聚

尽管整体落实成效显著,两位委员也坦言当前仍面临空间不足和“健康第一”观念滞后等挑战。翁劲委员指出,“在部分学校、教师,尤其是家长眼中,学业成绩仍是衡量学生最重要的指标。”向军华委员在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认识不足,存在“偷懒”不愿参加锻炼的现象。

面对挑战,顺德教育界积极应对,展现出智慧与韧性。翁劲委员介绍,针对场地不足的问题,顺德各学校积极“向存量要空间”,建设小型运动场所,打造校园“金边银角”。例如,红岗小学巧妙利用校外闲置地块新建停车场,将原校内停车场改造为学生运动场;顺峰中学利用架空层设置趣味活动区;地处老城区的李介甫小学则在楼顶加设安全运动设施。翁劲委员建议推动“资源共享”,将学校周边闲置用地或运动设施与学校共用,学校设施也可以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向社会开放,从而提高场地利用效率。向军华委员建议,学校应依据自身条件,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如踢毽子、往返跑、跳绳、仰卧起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进行跑操锻炼。

转变观念,方能固本强基。两位委员一致认为,破除“唯分数论”、在全社会树立“健康第一”的共识,是此项政策可持续落实的根本。向军华委员呼吁:“社会应更加重视体育活动,体育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翁劲委员则从教育理念转型的角度提出,应帮助国人树立终身运动的习惯:“当前对孩子的评价正从唯分数转向全面发展。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培养意志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让每日不少于2小时的体育活动成为‘学生成长的刚需’,并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文、图/顺德融媒记者黄顺荣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