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常听到身边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问,公益二类单位的编制会不会有变化。其实从这两年各地的改革情况来看,有5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因为职能越来越偏向市场化,确实在逐步调整编制管理方式。今天就结合具体的改革案例和数据,把这些单位的情况说清楚,有相关单位的朋友可以多留
最近常听到身边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问,公益二类单位的编制会不会有变化。其实从这两年各地的改革情况来看,有5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因为职能越来越偏向市场化,确实在逐步调整编制管理方式。今天就结合具体的改革案例和数据,把这些单位的情况说清楚,有相关单位的朋友可以多留意,提前了解政策方向。
第一类:地勘类事业单位,超10省推进企业化转制
地勘类单位比如各地的地质勘察院、水文地质队,过去既做公益性的地质调查(像区域地质测绘、地下水监测),也做商业性的矿产勘探、工程勘察。但现在公益性任务大多由专门的公益一类单位承担,剩下的商业业务适合推向市场,所以这类单位成了改革重点。
2023年山西省就整合了省内11家地勘类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组建了“山西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原有的890多个事业编制全部核销,2300多名职工通过“身份置换”转为企业员工。转制后员工薪酬和项目绩效挂钩,去年有30%的员工收入比转制前提高了15%左右,像负责矿产勘探的团队,因为拿下了两个省外项目,人均年终奖就多了2.3万元。湖南省也在2024年完成了6家地勘院的转制,转制后单位承接的商业项目量比上年增长了40%,还新增了20多个技术岗位招聘名额,对有专业能力的人来说反而多了机会。
第二类:工程监理类事业单位,多地取消编制按企业运营
工程监理类单位主要负责建筑工程、市政项目的质量监督,过去很多是公益二类性质,但这类业务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开展,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按企业模式运营,不再保留事业编制。
比如江苏省在2022-2024年期间,就完成了全省28家工程监理类公益二类单位的改革,其中25家直接转为企业,3家并入地方国企,原有的1200多个事业编制全部收回。转制后的单位参与市场投标更灵活,像苏州某监理公司,2023年中标项目金额比转制前增加了5800万元,员工的绩效奖金也跟着提高,平均每月多拿800-1200元。还有山东省,明确2025年底前,所有市级工程监理类公益二类单位都要完成转制,目前已有17家完成改革,改革后单位的服务范围从本地扩展到周边省份,业务量增长了35%。
第三类:科研院所(应用型),70%以上转向企业化管理
科研院所里,偏基础研究的大多保留公益一类性质,但偏应用型、能直接转化成果的(比如工业技术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所),很多在往企业化管理方向调整,编制逐步减少。
广东省2023年就对41家应用型科研院所进行了改革,其中32家取消事业编制,转为“科技型企业”,占比近80%。这些院所转制后,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高,像广州某工业技术研究所,2024年有6项技术专利成功转让,带来收入1200万元,比转制前的2022年增长了2倍,员工还能拿到成果转化奖励,最高的一个团队分了86万元。浙江省也在推进类似改革,目前已有29家应用型科研院所完成转制,转制后单位招聘不再受编制限制,2024年新招的技术人员中,有35%是从企业引进的资深工程师,专业能力更贴合市场需求。
第四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多地剥离事业属性
过去很多地方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是公益二类单位,承担部分政府委托的培训任务,但随着社会培训机构增多,这类单位的市场化属性越来越强,现在不少地方在剥离其事业属性,转为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
河南省2024年就明确,全省56家公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中,有42家要在2025年前完成改革,不再保留事业编制。其中郑州某培训机构转制后,除了承接政府的下岗职工培训任务,还主动对接企业开展技能培训,2024年培训人数比转制前增加了1800人,收入增长了45%,还新增了12个就业岗位。四川省也在推进改革,目前已有38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完成转制,转制后单位可以自主制定培训课程,更贴合市场需求,像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培训课程,2024年就招了320名学员,毕业就业率达到92%。
第五类:测绘地理信息类单位,半数以上推进市场化改革
测绘地理信息类单位(比如各地的测绘院、地理信息中心),过去既做公益性的基础测绘,也做商业性的测绘服务(像房地产测绘、工程测绘),现在公益性任务划归公益一类单位,商业业务则推向市场,编制随之调整。
湖北省2023-2024年期间,完成了19家测绘地理信息类公益二类单位的改革,其中11家转为企业,8家并入国企,原有的760多个事业编制全部核销。转制后的单位承接商业项目更灵活,像武汉某测绘公司,2024年承接了3个城市更新项目的测绘业务,收入比转制前增加了800万元,员工薪酬也和项目业绩挂钩,平均收入提高了20%左右。云南省也在推进改革,目前已有15家测绘地理信息类单位完成转制,转制后单位还拓展了无人机测绘、三维建模等新业务,2024年新业务收入占比达到30%,比转制前增长了1.5倍。
其实这些改革不是“取消单位”,而是让单位的属性更贴合职能——市场化业务适合企业化运营,反而能激发活力,员工也有更多发展机会。而且改革过程中,各地都会保障职工权益,比如工龄续算、社保衔接等,像山西省地勘单位转制时,就明确职工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不用担心之前的社保白交。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在这些类型单位工作的朋友吗?他们对改革有什么看法?或者你还想了解哪类单位的改革细节?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互相分享信息。
来源:神牛讲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