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不会收费,更不会售卖消防器材。
你知道吗
有不法分子
竟然敢假冒消防部门人员
联系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并推销灭火器等消防产品
还有人身穿“消防制服”
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他们主要抓住了部分群众、单位
不了解消防部门的原因
才能屡屡得手
骗子假借培训名义
讲解和播放一些惨痛的火灾案例
通过触目惊心的画面,刺激参训者
随后“趁热打铁”引导市民
购买他们的高价消防产品
一块三四十元的家用灭火毯
居然卖298元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不会收费,更不会售卖消防器材。
凡是推销消防器材的培训都是“假培训”
凡是上门收取费用的培训都是“假培训”
凡是以培训为名接洽消防工程的都是“假培训”
蓝朋友给大家总结了
几种消防诈骗常用手段
如果遭遇类似情况
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
千万别被忽悠了!
手段一:劣质产品,高价推销
一些不法分子出版、盗版了各类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等,他们物色联络员并派驻到全国各地,以诈骗手段高价推销这些劣质产品。
手段二:假装检查,收取罚款
不法分子学习消防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为由,进行“高额罚款”。一旦收取罚款后,就逃之夭夭。
手段三:上门检查,强行推销
手段四:发布通知,骗培训费
传真至单位带有消防部门公章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账号。
手段五:免费培训,推销器材
联系单位免费参加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讲座结束后,他们会拿出一些假冒伪劣或价格高昂的灭火器、防烟面具等器材进行推销牟利。
手段六:“便衣督察”上门恐吓
不法分子假冒上级消防执法人员,自称“便衣督察”,以恐吓、威胁举报等手段推销消防产品、承接消防工程。
手段七:电话威胁,推销器材
不法分子在对企业进行电话营销的过程中,自称是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强行向各企事业单位推销培训书籍及消防器材,一旦企业提出异议,他们则以消防审批、验收不合格等理由相威胁,迫使被害人就范。
手段八:假装采购,收取回扣
冒充消防工作人员号称单位有一批物品需要代购或有工程可以承包,以此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垫付货款、工程款,或者要求从中获取回扣。
学会三招识别假冒消防员:
01 看制服、看工作证
2018年消防部门改革转制后,换上了“火焰蓝”制服,工作证件也有所变化,辨别真假消防员,先看服装和证件。
02 消防部门从来不推销消防器材
请大家悉知:消防部门不销售、不推荐任何消防产品。如果群众在“消防安全培训”或者“执法检查”中有遇到:要求购买消防器材、推荐使用某品牌消防产品或者购买服务等消费行为,应果断联系110。
03 主动打电话向辖区消防部门核实
接到假消防员上门培训的电话、短信或遇到“执法检查”等情况,自己无法辨别,可以主动联系辖区消防部门核实近期有无相关活动安排,真假一问便知。
除了假培训
还有售卖假消防器材
近年来,很多造假者把“黑手”伸向了消防产品。日常生活中遇到火灾时,消防产品是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保护伞。可要是遇到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后果不堪设想。火场凶险万分
手边的消防产品就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但如果平时不练好“火眼金睛”
握在手里的反而是“催命符”
如何辨别灭火器
消防产品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全称叫做“消防产品身份体系标志”,那么根据这个标志我们就能为灭火器“验明正身”了。
在购买消防产品的时候,如果发现它没有“身份证”,或者是“身份证”上的14位明码不正确或是它的认证标志非常容易被揭下时,就要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假冒伪劣的产品。大家还可以登录“消防产品信息网”来进行查询,直接辨明这个消防产品的真伪。
在灭火器的底部都有一串钢印(数字),这个钢印(数字)就是灭火器的生产日期了。我们要根据生产日期来看它是否在报废年限内。
水基型灭火器报废年限是6年,而一般我们常见的储压式干粉灭火器报废年限是10年,如果这个灭火器已经过了报废年限,就不能够购买和使用了。
正规的消防产品,一般做工都非常精细,比如说灭火器它的筒体管壁都会非常的厚实,而且保险栓开启力度适中、做工非常精良。那么如果你拿到这个消防产品做工非常的粗糙,就要在心里打个问号了。
另外便携式灭火器都有一个压力表,压力表上有三种色区。分别是黄色、红色和绿色。只有指针在绿色区域,表示压力值正常。当指针指到红色区内时,表示压力不足,灭火剂不能被喷出,那么在黄色区内时,灭火器虽然可以喷出,但是却有爆炸的危险。这两种情况都要尽快到正规的消防器材点维修。
消防产品上一般都会标有生产厂家电话以及消防产品身份证明信息。那么我们只要打电话与厂家核对信息,就可以辨别消防产品的真伪了。
请牢记!!!
消防部门不会开展任何有偿性消防培训
且不推销售卖任何消防类产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救援机构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更不会借培训推销任何消防产品和器材,此类机构均不属于消防救援机构,也不属于政府职能部门或相关机构,请各企事业单位仔细辨别。发现购买的消防产品有质量问题,可拨打12345进行举报投诉。
工作中如在发现类似情况,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积极与消防部门核实。如发现有人冒充消防部门,实施诈骗时,应注意收集好证据,立即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提供相关线索,配合公安机关迅速破案,请勿给不法分子留有可趁之机。▌制作:信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
▌编辑:杨若彤
▌投稿邮箱:xyxfzhk@qq.com
来源:信阳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