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来,江苏省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全省美术馆交流互通、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合作平台,持续开展了以“众美大观”为主题的馆藏精品赏析活动,先后汇集展示了64家成员单位225件作品。活动切实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向全省公众集中展示各地美术馆的馆藏精品,大力推动全省
前 言
典藏,是美术馆的根基和灵魂。它承载着文明和文化,蕴含着地域特质、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
多年来,江苏省美术馆一直致力于全省美术馆交流互通、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合作平台,持续开展了以“众美大观”为主题的馆藏精品赏析活动,先后汇集展示了64家成员单位225件作品。活动切实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向全省公众集中展示各地美术馆的馆藏精品,大力推动全省美术馆的藏品研究及成果转化,提高公共数字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促进大众艺术审美素养的普遍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24年11月,江苏省美术馆协会成立,这是全省美术馆在新时代新征程昂首奋进的再出发!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全省美术馆始终砥砺深耕、沐光而行,以团结凝聚力量,让新质生产力助力馆际工作全过程,努力形成以全国重点美术馆为龙头、国有美术馆为主体、民营美术馆为补充的美术馆生态体系!
今年的43件(组)作品依然是从各馆藏品中精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书画力作,创作时间上至晚清,下迄当代,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水彩、云锦等艺术门类。艺术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真挚的艺术语言讴歌礼赞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生活的发展变革、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观众从中可品山水花鸟之美、赏人物造型之姿、怀文脉赓续之志,更能领略基于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象生发出的文化自信。一馆一件,各美其美,这正是全省美术馆践行“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
20
苏州美术馆
丁光燮《风景》
近现代 油画
18cm×26cm 苏州美术馆藏
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丁光燮是西学东渐的先驱者之一,其风景油画作品在20世纪30至40年代享誉画界。他受法国画家米勒及库尔贝代表的巴比松画派的影响,将浪漫主义与写实现代主义融合,其作品大多描绘江南城镇郊野的田园风光、湖光水色及人文风景。直面自然、对景写生的同时强调意境的营造,给人以秀丽舒朗、朴实婉丽之感,完美体现江南精致、风雅的诗性品格。
1929年,丁光燮作品《绿荫下》代表苏州美专参加中国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从写实风景的角度,展现中国文化气韵与江南文化特色。1938年,苏州美专在颜文樑的带领下开办苏州美专沪校,丁光燮担任教师,此后丁光燮便在上海从事美术教学与创作活动,期间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风景》是丁光燮风景写生中的一幅,作品尺幅虽小,但景色深邃、意境悠远。画家将一条随处可见的林中小道刻画入微,画面整体呈暖色调,进入夜幕的天空并不暗淡而是呈现一种明丽的淡蓝,对比之下太阳的余晖更显橙红。画家心醉于表现这一场诗意的林间日落,在构图上将水平线降低保留了大片晚霞的天空,这片天空又被两旁的树林稍稍遮掩,晚霞从树林的剪影后蔓延开来,将道路、草丛、枝叶染上一层薄晕。画面正中穿过一条曲折的、向远处延伸的小道,近实远虚的透视变化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将观众的目光引至远处的暮色,给人一种在林中视野豁然开朗,望见夕阳之色的美好想象。再细观画面,可以欣然发现画家全心投入眼前风景却没有完全忽略“人”的因素,在道路尽头前的水岸边有一道细微剪影,不知是在观赏天上的火烧云还是在享受水面的日落倒映,画家特意让人物退居为景物的陪衬,却以仅此一笔为画面增添了叙事感,延伸了空间,进一步展现了画中风景的静谧与诗性。
2023年4月,《风景》作品曾在苏州美术馆“博观约取——馆藏征集精品展”的“唯学无际——苏州美专百年专题”篇章中展出,透过丁光燮先生的画面,让观众得以窥见那段苏州美专蓬勃发展、江南风景油画欣欣向荣的光辉历史。
21
张家港市美术馆
李军 《笼中对 No.21》
2015年 中国画(纸本水墨)
60cm×60cm×3 张家港市美术馆藏
钤印:李(朱文)
李军,1978年生于山东省龙口市,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李军画狗源于与狗的一次对视。还在求学时,有一次外出写生,他偶然看到一条被关在笼子里的藏獒,它那种复杂的眼神一下子打动了李军,回来之后就开始着手以肖像的形式为狗造像。
《笼中对 No.21》,画中不单是狗,还有鹦鹉。李军想通过它们来表达自己对城市生活的思考。作品涉及到组合而不是单件, 他喜欢让每件作品独立成幅,单拿出来,它是一幅画,放在一起又是一种相互并置又相互关联的作品。狗和鹦鹉本不存在任何关联, 但在此画中狗与鹦鹉之间的姿态及眼神的传递,自然形成一种情感表达。
在“笼中对”系列中, 李军采用水墨冲撞的表现方式,既有状如工笔的细节描绘,又有近乎大写意的水墨晕染,使画面既有抽象水墨的运动感,同时又兼具工笔艺术的生动细腻。在水墨晕染的控制上,李军总结多年从事中国画创作的经验和对水、墨语言的自我理解,在传统冲水撞墨的基础上,发展形成自己特有的冲、破、撞、染、流、晕相结合的水墨运动表现方法,注重水墨化与水墨痕迹的率性与节制,将具象、抽象、意象融合统一,既有对形的高度概括与把控能力,同时又有水墨写意的利落与率真。
22
太仓美术馆
沙曼翁《论画》
1989年 书法
84cm×26cm 太仓美术馆藏
释文:画之妙处不在华滋,而在雅健,不在精细,而在清逸。盖华滋精细可以力为,雅健清逸则关乎神韵,骨骼不可强力也。写意画落笔须简净,布局布景务须笔有尽而意无穷。作画时即偶然酬应皆不可轻奉,盖每写一图必有箸精神处,落奉意草草此最是病。
题识:东庄先生论画书赠,太仓书画研究会成立留念,曼翁于三友草堂 ,己巳五月。
钤印:旧王孙(朱文)、曼翁之印(白文)、 三友草堂(朱文)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从江南区域书法史的角度来看,沙曼翁(1916-2011)作为当代中国代表性书法家之一, 显然是一位重要的探讨、研究对象。其弟子言恭达说:“曼翁先生是位视野宽阔、思维敏锐而又个性倔强、着眼未来的艺术家。他以心灵的清澈捍卫着人文的纯真,以人品的高洁维系着书品的高贵。”
沙曼翁有传统书家的“达情性情”,有江南文士的“妍美流丽”,受区域环境、人文制度、书法传统积淀等多维度因素的影响, 他以心灵对美的创构为基础,以现代性的传承与发展传统经典书法为依托,假“不向曲中寻,但往直中求”的笔势以及“书固无 意于佳,乃佳”的意气,在尺幅间建构出弘扬书法美学的客观艺术形象,其书作“熔古为我”,但却“不受师貌囿”。可以略见, 沙曼翁的艺术是在自然、古朴、清心之书法美学道路上探求“正宗正路”。
沙曼翁在书法创作上涉猎广泛,甲骨、籀篆、简牍、诏版、隶书、行书等均有实践。伴随时代发展,他留神翰墨,穷搜博究, 将传统经典的理解、选择与个人性情、敏悟自然和谐地融会在一起,构成了其风格背后的豁达的人生观及生活意趣。
《论画》是沙曼翁节选清代画家王昱《东庄论画》语,为庆祝太仓书画研究会成立而作。纵览书作,沙曼翁将典雅而唯美的 诗情画意融会于书法作品之中,这是其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的重要因素。同时,沙曼翁用笔腕灵笔活,凌空取势,潇洒流落,酣畅淋漓,于纯熟中露生辣,缜密处见萧疏。书作细节处,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章法颇妙,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观者于其中足以领略到沙曼翁作书的冷静态度和意在笔先、字居心后的高妙境界。
23
金鸡湖美术馆
陈曦《奔跑的兔子》
2018年 油画、综合材料
120cm×90cm 金鸡湖美术馆藏
陈曦,1968年出生于新疆。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其作品参加第一届、第三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并获奖,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造型艺术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出版有《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中国当代艺术文献》《今日中国美术》等。
2021年,《陈曦:规则之外(1990-2020)》展览在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金鸡湖美术馆成功举办,展出的绘画、雕塑、装置等作品90余件,集中呈现陈曦教授30 年的艺术历程及创作脉络,从艺术家的视角思考时代、社会、生活与当代艺术潮流的关系。
《奔跑的兔子》是陈曦2018年绘制,2021 年捐赠给金鸡湖美术馆的油画作品。画面中深色的兔子在橘色的背景上呈现跃动的姿态,画家采用粉色刺绣花朵图样的薄纱布料半掩住兔子,这只兔子好似在奔赴它心目中的“花园”。陈曦将鲜活的生活内容带入绘画世界,对日常生活的感受能力让她的绘画能一直保持生动。她把“兔子”发展为自己的表现主题,试图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
往期精彩回顾
🔗展览丨“感悟生活——2024江苏省美术馆艺术家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展览丨“见字如「吾」——张謇书法中的桑梓情怀”将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展出
🔗资讯 | 以艺术精品映照时代华章 江苏省美术馆“感悟生活”年度大展火热展出中
🔗展览丨“喜至庆来——江苏省美术馆乙巳迎春特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众美大观丨江苏省美术馆协会馆藏精品赏析(五)
资料提供:艺术博物馆研究部
编 辑:信息与艺档部编辑部
来源:江美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