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邪修”不邪,如何给生活多添几分惊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8 06:00 1

摘要:用养乐多腌制叉烧,可以做出别样的风味;训练核心肌群时大喊“哈利波特”,可以感受肚子发力;在床头放个苹果,散发的香气可以帮助入睡......这段时间,“邪修”之风席卷社交媒体。

用养乐多腌制叉烧,可以做出别样的风味;训练核心肌群时大喊“哈利波特”,可以感受肚子发力;在床头放个苹果,散发的香气可以帮助入睡......这段时间,“邪修”之风席卷社交媒体。

“邪修”一词源自武侠、仙侠题材的小说及影视剧,原本指“旁门左道的修炼方法”,但神通广大的网友们通过各种新奇的实验将其重新定义为“不按常理、不合常规,但是有效且往往高效的生活问题解决方式”。

这届年轻人为啥会爱上“邪修”?

先看一个“邪”字。“邪修”之“邪”,在于荒诞行为与实用目的之间的反差感。在囊括海量信息的社交媒体上,光靠分享日常小妙招,难以获取很高的关注度。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在整理攻略时融入适度的“疯感”,才能引起网民的好奇心,进而引来推荐算法的加持,在互联网社交场域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进一步深挖,我们还能看到,“邪修”之“邪”,也是某些当代年轻人的心理写照。“邪修”对于速成的追求,折射年轻人对内卷文化的反感,对标准化生活范式的反叛。

社交媒体评论区里,网民们一再呼唤“活人感”。但什么是“活人感”?更多可能是指一种自主掌控生活节奏而带来的情绪价值。“邪修”所涵盖的众多“独门秘籍”、所倡导的“自主通关”模式,恰恰供应了这种情绪价值。

因此,当我们在谈论“邪修”时,不妨跳脱出“正邪对立”的语境,以相对开放的视角去观察,以相对轻松的语态去解读。

再来琢磨一下“修”。“修”是灵活的抵达。这些“稀奇古怪”的方法看似匪夷所思,让人惊呼“这也可以?!”,实则往往是充满创意的生活小妙招,“真的管用”。比如,“邪修健身”中的土味口诀看上去离谱,实际上是对训练姿势更形象、更直观的拆解。又如,“邪修做饭”中的某些食材,虽然不能组合出超越传统菜肴的美味,但色、香、味均至少达到尚可的地步,又节省了做饭时间,这未尝不是一条偶尔可以尝试的捷径。

它不仅是修得一个结果,还可以看做是一个反思常规、试图创新的过程。它富含的幽默情趣、激发的离奇想象、提供的情绪价值,消解了程式化行为的负担感,降低了处理日常琐事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还能够带来快乐闯关的成就感,从而让年轻人卸下心理包袱,以更新鲜、更饱满的动力去坚持、去突破,去修成一种以“我”的尺度衡量价值的生活策略。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邪修”风靡带来些许隐忧。个别平台上,流水线式生产的“邪修”笔记正在搅浑水。有些攻略纯粹以博眼球为目的,只注重“邪”,而忽视“修”,偏离了解决问题的初衷。对此,网民们有必要提高警惕、注意甄别。“邪修”不能走向“邪门”,对于出格的“邪修”,特别是反科学、反常识的做法,传播平台也不能坐视不理。

天下同归而殊途。“邪修”蕴涵着年轻人对生活方式的理性思考与价值诉求,让人们超越生活的庸常和琐碎,收获由修行改变带来的惊喜与诗意,更看到大千世界的无限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邪修” 即是一种 “修行”。

来源:文汇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