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功过争论,无字碑前谁解。你说,人在世上,尽力一场,最后剩下的,是被后人评说。武则天临终时,坚持要和李治——她的第二任丈夫,也是唐高宗——同葬,却只立了一块空碑。上面一个字没写,她心里想的,难道是“我做过什么,各有公说,不必交待”?这份气魄,搁在古往今来的帝王里
功过争论,无字碑前谁解。你说,人在世上,尽力一场,最后剩下的,是被后人评说。武则天临终时,坚持要和李治——她的第二任丈夫,也是唐高宗——同葬,却只立了一块空碑。上面一个字没写,她心里想的,难道是“我做过什么,各有公说,不必交待”?这份气魄,搁在古往今来的帝王里,可真没几人能比。
但你要问,权力是个什么东西?其实还不是一锅热汤,你熬着熬着,原本清水里什么都能渗出来——亲情、欲望,甚至那些说不清的小算盘。武则天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巅峰?说起来跟我们小时候家族亲戚互斗也有点像,不过她斗得是满朝文武,斗得是几百年的规矩。
武则天的来历,说起来又带点“野神话”色彩。说起“生而贵相”,中国哪个当皇帝的没点天命故事?祖上冒出来个祥瑞,生下来不是白虎就是青龙,光环一直照到门口。她家不穷,但真要比起来,跟当时正统的李唐贵族还插了一筷子远。她爸武士彟是个开国陪跑,官儿不小,可一大家子里,武则天毕竟还是女儿身。
小时候家里门口来了个算命的,这戏我们熟,村头看手相,总有人说“娃将来有大出息”。可袁天罡不是随便的江湖瞎吹,他是李世民身边的头号玄学大师。你要是听见袁天罡说“这丫头将来皇帝命”,别说她爸妈,任谁都得心里发毛。女娃当皇帝?古人只觉得祸及九族,赶紧把算命的赶走,银子丢过去,最好别乱说。
不过道上的规矩就是这样,不是你想不听就能闭耳朵。袁天罡念叨完,留下个种子,武士彟虽然嘴上不信,心里可没敢拿这话不当回事。权力游戏,可讲不得玩笑。有时一句预言,比一纸圣旨还让人心惊。
武则天慢慢长到十四岁,长得漂亮又有头脑。这种女孩,你放在村里肯定早被婆家抢走;放在宫里自然是才人备选。有时候命运真的只差一个窗口——李世民召她进宫,赐名媚娘,宠过,但很快又冷下来。坊间说,太宗始终惦记那句“女皇帝”的预言,怕个万一。于是武则天的生活,一下子从粉面少女变成孤悬宫墙的“鬼影”。
有个细节我一直觉得耐人寻味:李世民死时,还留了话说要让武则天陪葬。这话在大唐,不只是任性,更是防她留下后患。可人有时候,就是死里求生。武则天自请出家,青灯古佛下埋了命运,表面是看破凡尘,心里谁知道呢?也许那时候她想的是,“人只要没死,还有得翻。”
日子一天天过去,也许很多人真的忘了她。可李治——那个后来当上唐高宗的小王爷,对武则天始终放不下。两人算是老相识,相互吸引,又都在宫廷角落里嗅出了机会。最后,武则天回了宫,成了李治的妃子。这一回,她不是寄人篱下的小女人了——她自己也许早想好,得改改玩法。
你要说宫斗残忍,那比现代公司斗部门多点花样。李治表面温和,其实是个有城府的“病皇帝”。他把武则天捧起来,不是单纯出于爱,更多是需要她当“刀”。后宫里,王皇后和萧淑妃,家世显赫,但是武则天连根拔起,把她们一个一个拆散。许多人只会说她心狠,却从不问,她到底是怎么一边嘴角不动,一边翻云覆雨的。
李治那阵仗,靠着武则天解决一堆老贵族,前朝大权慢慢变成夫妻档。目前为止,看着像一场“英雄夫妻”,一同扛着天下。但命运偏偏没有温柔收尾。李治身体越来越撑不住,有些局面,连自己也没法掌握。他以为能靠两个人的亲情稳住家和天下,可武则天的野心和手腕,是谁都挡不住的。同床共枕,谁主沉浮,说到底还是一场权力的博弈。
后面的戏,大家多少也听过。武则天不光控制了宫里的天下,还有了一帮自己的“人马”。她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人品好,做事也有点仁心。曾落井下石的律法,他要废除,还亲自赈灾——说起来,现代人未必觉得特别,但在那时候,不是每个皇子都会为兵民说话的。
可是你别以为母子之间有天然的温情。李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她们的妈就是武则天早年宫斗的对头,萧淑妃。李弘看着这两位姐姐苦,心软,上书为她们求情。这事情如果放在我们身边,可能只觉得这孩子善良。但武则天却不是这么看的。她不是在评儿子的性格,而是在想“这个儿子能不能守得住根基,会不会被情感搅乱布局”。在大唐,餐桌上的一粒米也有杀机。
朝里那些老臣,见李弘亲民,都夸,觉得这太子像君子,将来自己好收拾。武则天听惯了夸赞,嘴里未必表现,但心里比谁都清楚。她的路,一直是孤身硬闯来的——结盟,绝不轻易。她抛开所有旧贵族,生生切断外部依靠。如果有一天这样的儿子登基,被朝臣左右,自己辛苦打下的局面就全输出去了。这份警觉,有几分冷血,但谁让她是武则天?
至于李弘的死。史书里话说得隐晦,说病重病逝。有些人的文字里冷得像掉进冰窖——太子临终,好像床前只有枕边人,再无亲随。陕西出土的一块墓碑,把那个真相埋得深,人死了,跟着他贴身伺候的一帮人全都散了。不是李弘无德无情,更多大概率,是大家被吓得再不敢惹麻烦——谁敢惹女皇?铁拳一落,无声胜有声。坊间传说,武则天下了狠手,甚至亲手害了儿子。到底如何,谁也没有确切答案,只是疑云重重。
我有时会想,武则天在那个空荡荡的宫廷里,是不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心里发冷?女人也有柔肠,母亲也有恻隐,可家国江山这种东西,从来不是温情的游戏。想想唐朝那些爷们儿,李世民也是砍兄弟杀亲爹,成王败寇有时比武则天还不留余地。换了哪个朝代,高墙之内,又有多少哭声被风吹走?
所以那块无字碑,到底是无言,是坦荡,还是掩饰?或许武则天自己,也曾犹豫过。“我做了什么,你们慢慢说吧。”我们总喜欢说英雄是非,判母与子的恩怨,可换个角度去想,其实权力的故事,听起来光鲜,细看来,剩下的也不过是一堆无字碑——连真相都不敢写完。没有最终答案,只有后人的一声长叹。你怎么看?
来源:雾里寻觅的追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