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悲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相当于《法华经•普门品》所载“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之观音化身。其形像为两手隐藏于法衣而向前下垂,立于山上。大自在天乃三界之最高神,以其威德殊胜,而配以观音平等普遍之慈悲,故称普悲观音。
观音百科系列 69.普悲观音与马郎妇观音简介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2022年07月21日
廿七 普悲观音
普悲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相当于《法华经•普门品》所载“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之观音化身。其形像为两手隐藏于法衣而向前下垂,立于山上。大自在天乃三界之最高神,以其威德殊胜,而配以观音平等普遍之慈悲,故称普悲观音。
北宋年间,江南一高姓男子开了一家钱庄,生意兴旺,后因自己年事已高而把生意给儿子打理,自己则专心礼佛做善事。少东家因年少气盛和处事不当,与手下伙计关系不洽,相互间矛盾重重、狐疑猜忌,钱庄里天天吵吵闹闹、不得安宁,生意每况日下。观音菩萨感其老店主善事之举,化身为一伙计来钱庄上工,调和少东家与伙计间的关系。不久,钱庄少老板和伙计们言和意顺,精诚团结,钱庄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起来。
廿八 马郎妇观音
马郎妇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观音化为马郎之妇,故称马郎妇。起源于唐代有一位美丽的姑娘(马郎妇)用背诵佛经的方式普度世人的故事。自宋代以降,马郎妇观音之信仰极为盛行,然后人每以之与“鱼篮观音”混同。马郎妇观音形像右手持《法华经》,左手持头骸骨,女人形。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陕西金沙滩上住着一位容貌稀世美丽的姑娘,当地年轻人见其美貌,竞欲娶其为妻,要求与其缔婚。但她的条件是能一夜背诵《普门品》者则嫁。到了黎明,能彻诵者为二十人。彼女曰,一身岂能侍候众夫,又云:能在一夜背诵《金刚经》者,则嫁其为妻。但能遍诵者犹有十人。彼女又辞退之,约定三日内能背诵《法华经》者与缔连理。结果只有一位马姓青年能背诵经文,依约举行婚礼仪式。但一入马氏门邸,临举行仪式前彼女突然病死。彼女尸体美丽无俦,真乃稀世罕见,但即刻朽烂,葬于郑宁。经数日一老僧来访其宅,打开坟墓,仅残存黄金锁骨。老僧云:此乃圣者,为引导汝等而应现。言讫,飞空中消失而去。从此以后陕西地方观音信仰大盛。
文编 | 智明
文章 | 能圆
图片 | 网络
编辑 | 正如
声明 | 本平台所有影音图像,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另请重编录用者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来源:念佛思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