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津门虎球迷的耐心正在倒计时,于根伟若再不让李嗣镕、陈哲宣、吕佳强上场,赛季结束那天,他会被一句“练兵窗口白开了”钉在墙上。
津门虎球迷的耐心正在倒计时,于根伟若再不让李嗣镕、陈哲宣、吕佳强上场,赛季结束那天,他会被一句“练兵窗口白开了”钉在墙上。
联赛打到三分之二,球队排第8,离亚冠区10分,离降级区12分,典型的“上下不靠”。
俱乐部账面没争冠奖金,也没有保级奖金,投资人把“锻炼新人”写进赛季目标,白纸黑字。
于根伟却在发布会一句“比赛要成绩”把文件轻轻带过。
李嗣镕的留洋数据摊开看:克罗地亚杜布拉瓦,8场103分钟,平均一场13分钟,触球不到20次。
对手是克乙下游队,节奏比中超慢半拍。
这段履历的价值不是技术升级,而是心理脱敏——他见过欧洲客场球迷贴着脸骂,回到中超不会腿软。
于根伟迟迟不给他报名,怕的是首秀失误被放大,其实球迷早对成绩无欲无求,失误反而能刷存在感。
陈哲宣是U22国家队主力后腰,亚预赛打韩国踢了85分钟,跑动距离11.2公里,传球成功率82%。
津门虎现在的后腰组合是31岁的郭皓配29岁的王秋明,两人场均总跑动10.5公里,覆盖面积比陈哲宣小一圈。
国家队教练安东尼奥公开说“陈需要俱乐部比赛维持状态”,话已经递到于根伟耳边。
再不练,国字号下次集训名单就要换人。
吕佳强去年在河北队踢了9场中超,对抗成功率58%,头球争顶赢了32次。
河北解散后他回天津,合同年薪80万,只有老队员一半。
俱乐部图他便宜,教练组却嫌他“只会身体”。
实际上津门虎场均被对手传中18次,中卫身高不足,吕佳强的头球本可以堵枪眼。
于根伟把他放在替补席,等于把一把梯子藏起来,然后抱怨屋顶漏雨。
把镜头拉远:中超本赛季U23政策取消,各队年轻人出场时间断崖下跌,平均只有上赛季的42%。
津门虎如果逆势推新人,等于免费做一次形象广告——投资人喜欢,球迷点赞,转播镜头多给特写,未来卖人也溢价。
于根伟不是不懂,他怕的是个人战绩表上多一场“败给年轻人的学费”。
训练场细节更直白。
队内分组赛,李嗣镕右路传中10次成功7次,陈哲宣长传转移5次全部到位,吕佳强争顶8次赢下6次。
助理教练把数据贴在更衣室门口,三天后被撕掉。
撕掉的人没留名,但大家都看见于根伟当天脸色铁青。
球迷看台已经有人举横幅:“练一个,算一个。”这不是口号,是止损。
赛季还剩10轮,每场给三人合计60分钟,津门虎就能完成赛季目标里的“锻炼新人”KPI。
再拖下去,等到足协杯或者教学赛才给时间,那叫做敷衍。
隔壁成都蓉城,19岁的木塔力甫踢了12场首发,身价从5万欧涨到50万欧;大连人17岁的毛伟杰三场首发就造一个点球。
津门虎手握三张牌,却捂着不打,这不是保守,是浪费。
于根伟想要的是“平稳落地”,球迷想要的是“看见未来”。
两种需求在赛季末会撞车:一旦球队连败,舆论会翻旧账——“当初为什么不练新人?”那时再让李嗣镕们上场,输球的责任就变成“年轻人背锅”。
赛程表显示,下一轮对深圳,再下一轮对南通,都是保级队。
这两场如果还不轮换,后面面对海港、泰山,更没有机会。
时间点卡得死死的,错过就是一整年。
俱乐部高层私下算过账:李嗣镕合同2025年到期,陈哲宣2024年,吕佳强2023+1。
明年再不给机会,三人可能自由身走人,青训投入直接归零。
于根伟的帅位合同也是2024年,他需要年轻人帮他完成续约谈判,却把自己和年轻人一起锁在门外。
球迷已经在售票平台留言:“下一场看不到新人,我就把年票挂咸鱼。”这不是威胁,是止损。
练还是不练,于根伟只剩两轮窗口。
年轻人不上场,留着过年当吉祥物吗?
来源:森林里聆听鸟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