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极拳的修炼如同攀登一座无形的阶梯,每一步都需历经千锤百炼。初始阶段需经历"上拉大椎松脊椎"的蜕变,继而转化为"下撑上拔"的升华。在这精妙的转化中,大椎始终处于拔升状态,却迟迟未能完全舒展。那种酸胀感如同堵塞的溪流,唯有命门撑开方能疏通。
太极拳的修炼如同攀登一座无形的阶梯,每一步都需历经千锤百炼。初始阶段需经历"上拉大椎松脊椎"的蜕变,继而转化为"下撑上拔"的升华。在这精妙的转化中,大椎始终处于拔升状态,却迟迟未能完全舒展。那种酸胀感如同堵塞的溪流,唯有命门撑开方能疏通。
当命门如春笋般撑起,腰眼却似秋叶般松沉,腰际大筋如潮汐般起伏,隐约可见腾跃之势。命门后沉方显腰松真谛——这正是修炼中最难跨越的关隘。唯有腰松至低于大腿,脊椎方能如翠竹般挺拔,大椎才得顺畅。然而多数习练者仍如垂柳般低头弓背,徒有形而无神。直至精气如朝露般浸润大脑,头颅方才如莲花般自然抬起,双眸似晨星初现,焕发婴儿般的纯净喜悦。
此刻,大椎开始与周身对话。脚踝如冰雪消融般松透,大椎的酸胀终得解脱。待到筋膜如琴弦般松动作响,背部似展翅之鹏完全舒展。夹脊如旗杆般竖起,胸椎紧贴大椎向上拔升,形成完美的"含胸拔背"之态。此时肩头韧带如解开的绳结,双臂似柳枝悬空,劲力如猛虎扑食般自然迸发。
当脊椎节节贯穿如珠落玉盘,身姿便如磨盘般沉稳中正。此时方悟"其根在脚,发于腿"的真谛——命门如枢纽般撑拔大椎,全身气韵流转。大腿如弓弦蓄力,转身时尾闾松开,头顶似悬丝,尽显杨家拳立身中正之精髓。
需谨记:此阶段内劲皆聚于命门,故需收腹如鼓,使胸腹形成沟壑。更要留意及时排解,以免宿便如淤泥阻滞气机。大椎的突破犹如破茧成蝶,非朝夕之功。所谓"十年磨一剑",纵得名师指点,仍需时光淬炼。回望八年苦修,方知登堂入室尚需二载寒暑。
来源:太极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