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45周年 | 我与深圳共成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21:24 2

摘要:2025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45年来,深圳这片改革创新的沃土孕育了无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奋斗故事,而扎根于此的中广核人,始终与特区同呼吸、共成长,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属于中广核人的精彩篇章。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之际,中广核员工深情讲

2025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45年来,深圳这片改革创新的沃土孕育了无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奋斗故事,而扎根于此的中广核人,始终与特区同呼吸、共成长,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属于中广核人的精彩篇章。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之际,中广核员工深情讲述“我与深圳共成长”的奋进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中广核与深圳共同成长的生动注脚。

“感恩深圳这片创新热土”

中广核工程 专项试验资深专家 周创彬

1991年,我毕业后来到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工作,那时的深圳还只是一个边陲小镇,如今已发展成为创新涌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国际都市,而中国核电事业也从依赖外援,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并成功自主研发出“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回顾这段历程,我深深体会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在深圳鼓励创新的大环境下,我和团队不断突破,自主编写了国内首套核电机组十年大修运行程序,带领团队完成了数字化运行程序的研发,成果推广至多个核电站,相关专利获国家金奖。在深圳的人才政策滋养下,我逐渐成长为核电调试资深专家,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我感恩深圳这片创新热土,也将持续深入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为清洁能源发展、为深圳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专业技术守护能源安全”

中广核运营 发电机首席技师 王建涛

1996年,我怀揣梦想从河南南下,来到正值快速发展期的深圳,这座城市敢闯敢试的创新氛围深深感染了我。在中广核开始核电检修职业生涯后,面对先进设备和技术壁垒,我坚持自我学习,带领团队攻克了发电机检修关键技术,研发的“发电机不抽转子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从一名检修工人到获得“中华技能大奖”,我的故事,就像深圳这座城市一样,创新不止,奇迹必定发生。深圳给了我成就梦想,实现价值的舞台,我也用专业技术守护这座城市的能源安全。

“我的成长印记,刻在三代大修里”

大亚湾核电 运行一部值长 商海东

来到深圳二十年,我的时间是以“大修”为刻度丈量的:从十年大修时的学员,到二十年大修时负责安全壳打压试验,再到如今三十年大修推动国产数字化改造——我亲历了大亚湾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每一次大修,是对设备的体检,更是我职业生涯的进阶。我将最美好的年华融入这座城市的腾飞,也用最专业的坚守,为湾区发展筑牢能源安全根基!

“让核电更安全”

中广核研究院

系统实验室副主任工程师 徐海岩

2011年,我怀揣着“让核电更安全”的梦想,来到这座创新之城,投身核电实验领域,追寻我的深圳梦。14年的时光里,我们从无到有,建立数栋现代化的高标准实验室,我们埋头创业,建设了功能全面的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平台,完成“华龙一号”、新堆型、先进堆型等的实验研发。如今的我早已在深圳落地生根,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感叹着深圳的日新月异。仰望未来,星辰碧海大有可为,民族复兴,你我于深圳共同追梦。

“每天都在深圳刷新世界纪录”

岭澳一期核电站 高级操纵员 申小龙

自大学毕业来到深圳,我便成了“世界纪录”的陪跑者——我所守护的岭澳一期1号机组已连续安全运行6848天,而我的5000多个日夜与此同行。从学员到高级操纵员,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严慎细实”工作作风。每一次操作、每一次巡检,都是对“追求卓越”的践行。这座机组的安全里程,恰如深圳的创新之路,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刷新的高点。我用专业守护它的安全纪录,它则用澎湃动力照亮湾区的未来。

“中广核人与深圳同心同行”

中广核工程 RPV主管设计师 胡大芬

从在大亚湾核电站从事CPR1000项目机组的批量建设,到投身“华龙一号”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研发,我与深圳这座“创新之都”共成长。秉承敢闯敢试的深圳精神,我们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从技术引进到完全自主创新。“华龙一号”RPV创造了百万千瓦级机组压力容器最短制造工期,成功应用于防城港核电二期项目,技术、安全与经济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广核人与深圳同心同行,用扎实创新让中国核电事业走向世界。

加“数”奔跑,共“圳”成长

中广核数科 智科公司副总经理 黄天武

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毕业后投身大亚湾核电站以来,近三十年职业生涯深度贯穿核电业务从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到数智化跃升的全过程。从“渔村之子”到“数字化尖兵”,作为深圳速度的践行者,我参与研发ERP系统、iCCM关键敏感设备平台、核电无纸化大修、AI智能防造假等重大专项,我们以代码为笔,以数据为墨,在特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中,奋力书写数字赋能安全,创新引领未来的时代篇章。

“在绿色产业创新金融路径”

中广核资本 租赁公司董事长 赵峰

中广核租赁公司作为与深圳前海一道发展壮大的企业,充分发挥公司专业优势,助力集团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实现降本增效;连续保持金融监管最高A级评价,开辟绿色产业领域专业赛道,协同集团清洁能源产业稳定高速发展,在前海融资租赁集聚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地持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为数智化转型注入发展动能”

中广核数科 人工智能赋能中心经理

张光昱(右一)

新质生产力时代,AI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们成立了中广核人工智能赋能中心,从建设中广核AI大模型到开发智能体系统,从构建数据飞轮到推动核电领域专用模型在电厂落地应用,我们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夯实算力底座,保障科研攻关高效推进。我也把“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牢牢记在心间,化做科研路上不断攻坚、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在核电领域的融合应用。我深深扎根于深圳的创新土壤,将时代使命与个人理想深度融合,与深圳共成长。

在“闯创干”的新征程上再书华章

中广核技 测控装备公司副总经理 米翔

适逢深圳特区加快推进科创成果产业化,我们加速推进核电智能测控设备成果产业化、自主化。我们多个科创项目从无到有,历经专家评审、技术攻坚、用户认可再到产业化,深刻感受到了深圳对科创企业的全力帮扶、对创新人才的高度重视、对科创产业的全要素支撑。相信在“闯创干”的改革发展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能与这座城市美美与共、再书华章!

“用三十年时光与深圳共同成长”

中广核环保 环境班长 李文贵

加入中广核以来,我在大亚湾核电站用三十年时光与深圳共同成长。在环境科,我成为岗位上的“多面手”,面对机械维修、电工操作等技术难题,我用专业和努力守护设备稳定运行,摞满抽屉的表扬信,默默见证着我与这座城市并肩前进的时光。三十年来,我将一线经验反复淬炼、优化试验,获得了个人实用新型专利,将实际经验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力量。

“兰台守记忆,与深共创新”

中广核服 文档管理经理 段莉莉

作为一名深耕档案领域16年的“档案人”,还记得刚到深圳那年,中广核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档案几乎全是纸质版,查档要跑库房、翻案卷,既耗时又费力。正是被深圳“敢为人先”的劲头感染,我们开始尝试创新档案服务模式——从搭建线上查档平台,到优化档案管理流程,再到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我们一步步实现了档案“收、管、存、用”全流程的现代化管理。如今,档案服务早已从“实体窗口”走向“指尖办结”,在深圳的发展年轮里,留下属于核服档案人的印记。

“以专业筑牢集团资金安全防线”

中广核财务 资金管控模块负责人 汪欣

我和团队构建集团全球现金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资金安全风险。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集团资金安全管控的数字化转型,实现资金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我将继续以奋斗为笔,在守护集团资金安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用专业与担当续写“我与深圳共成长”的崭新篇章,为特区下一个辉煌征程注入更多金融力量。

“技守核安,以专业与深圳共突破”

中广核服 电气高级技师 李亮

在深圳这片创新热土上,我与团队肩负着守护核安全的重要使命。我们每年完成约6次核岛大修任务,累计完成各类检修项目超千项。我牵头编制10余份核岛检修专业方案,创新推出的“审查指引单”“踩点单”“低标准提醒卡”等管理措施,还被推广为大修标准管理动作。我们用专业与坚守为深圳发展注入核动力,也与这座“奇迹之城”共同成长。

“与特区同频共振的奋进之路”

中广核苏州院 总工程师 郭建兵

深圳特区45年的沧桑巨变,是一部“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奋斗史诗,1997年,我们以4人小组从大亚湾核电站起步,成立概率安全分析(PSA)团队,播下自主创新的火种;经过不断奋斗攻坚,我们已经突破三代核电PSA关键技术,实现从技术跟随到自主研发的跨越。我也在这支“技术铁军”中获得了成长和进步,肩负起护航“华龙一号”国之重器安全、稳定的重任,我将用持续迭代的创新基因,呼应深圳“永远在路上”的改革脉搏。

“与特区同频成长,我倍感自豪”

中广核研究院

实验通用技术研发工程师 宋玉洲

我入职时,深受这座城市“敢为人先”精神的感染,迅速融入液态(重)金属流量标准装置研发团队,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参与多项关键调试任务,协助推进系统研发与优化。我与团队一路探索、不断突破,亲眼见证技术方案从理论走向实践。我的成长藏在每一个测量数据、每一份调试报告中,而深圳的奋进精神印刻在每时每刻的创新蜕变中。能与特区同频成长,我倍感自豪,愿继续以技术研发助力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

这些动人的故事中,有自大亚湾起步便扎根于此、亲历特区腾飞的“老核电”;有与深圳同频成长、勇挑重担的技术骨干,也有投身不久、正以青春力量书写新篇章的“新深圳人”。中广核人的奋斗足迹早已深深融入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脉络之中,在与深圳共同成长的进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使命、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2025-08-26

2025-08-26

编辑 | 罗琨妍

校对 | 李丹

审核 | 梁涛 张丽娟

签发 | 韩云飞

素材来源 | 各成员公司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

相关推荐